第三百九十二章 精神橋梁(第2/2頁)

“怎麽?有問題嗎?或許先生覺得,我寫詩的風格,跟你某位故人相似?”朱浩笑問。

朱浩所寫,正是婁妃的《西江絕筆》,相傳是婁素珍投水前所書,由明代嘉興舉人工於詩詞的名士徹鑒堂整理。

可信度很高。

朱浩想用唐寅的筆,把這首詩寫出來,若是在關鍵時送到心灰意冷、一心求死的婁素珍面前,婁素珍發現唐寅這個恩師兼好友,能在千裏外把自己此時此刻的心境完全寫出來,甚至跟自己的絕筆一般無二,或能讓她惺惺相惜,重燃對生的渴望。

當然這只是最理想狀態下的結果。

唐寅沒好氣地道:“你這詩,倒像是深閨中的婦人所寫,帶有幾分訣別的淒婉……你從哪兒抄來的?”

唐寅根本就沒有往婁素珍身上想,因為此時事情還沒發生,寧王兵鋒正盛,婁素珍不可能寫絕筆,但是有一點……他怎麽都不相信這詩是朱浩所寫,以他在詩詞方面的造詣,自然會發出質疑。

朱浩也認為唐寅有那資格,他自問古文尤其是八股文章並不比唐寅差,但寫詩這東西,很多時候需要靈性,唐寅作為有明一朝數一數二的詩詞大家,他古詩方面的造詣可不是自己能比的。

朱浩道:“就是讓你寫首詩,你問那麽多幹嘛?好了,趕緊把最後‘為兄掛念’這幾個字寫上,多謝你了。”

唐寅拿著筆,停在那兒,寫也不是,不寫也不是。

朱浩扁扁嘴:“你要是不寫,我回去給你補上也行。”

言外之意,你的字我又不是不會模仿,我提前通知你,就沒打算仿冒你的字跡出去騙人,你寫不寫看著辦!

唐寅無奈地嘆了口氣,卻還是按朱浩的吩咐,把最後幾個字添上去,交給朱浩前卻謹慎地問道:“你這詩是寫給誰的?”

朱浩笑道:“我誰都不給,就是對外宣稱有你寫的這封信,信上有你寫的這首詩……”

說完,朱浩一把奪過宣紙,隨便卷了卷就要帶走。

“朱浩,你可不能以我的名義去做那傷天害理之事,不然你可別說與我相識一場。”唐寅見朱浩不安好心,自然要警告一番。

朱浩翻了個白眼:“難道在先生眼中,我是要做那傷天害理事情的無恥混蛋嗎?”

說的時候義正詞嚴,等說完了,朱浩仔細想了想,是不是確實很難說,但為了達成目的,偶爾做做無恥混蛋……那又如何?就算大明的衛道士比比皆是,可問題是你們挑不出我的無恥行徑,那也是白搭。

……

……

朱浩拿到信,甚至不需要自己做任何一點修飾,就可以直接裝進信封,準備回頭交給婁素珍。

這是朱浩走出的又一步棋。

如果有人出現在婁素珍面前,告訴她,我們要救你,你跟我們走吧。

婁素珍不當即大喊“來人,抓賊”都是好的。

她真的會跟他們走?

就算投水後救上來,不給婁素珍做選擇的機會,但等婁素珍清醒後估計會再次尋死,因為她已經沒有了對於“生”的渴望,就算告訴她是唐寅相救,婁素珍也不會為了個不相幹的人而活。

那就必須讓婁素珍覺得,你死了,辜負了一個癡心人的等待,而且這個人不是為了得到你的身體,也不是為跟你結成夫妻,僅僅是因為與你精神相通,此人真的做到了與你相隔天涯,卻知你喜怒哀樂,乃是真正的知己。

只有如此,婁素珍才有可能會接受提議,在不繼續尋死的情況下,一起到安陸來。

而這封信這首詩,算是朱浩幫唐寅和婁素珍架設的一道精神橋梁。

沒有這首詩,或許婁素珍聽說唐寅要救我,會嗤之以鼻,覺得你是趁我要死的時候惦記老娘身體的無恥惡棍,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你有什麽資格跟我堂堂的寧王妃有關系?

“朱少爺,什麽時間了,你還沒回去呢?明日一早咱們就要上路了。”朱浩出府門時,見到正完成防衛交接的陸松。

朱浩笑道:“我這就走,明天辰時二刻我們在南城門口集合……你這邊帶幾個人去?”

陸松道:“就我一人。”

陸松心想,若我去武昌,真的是為了與官府溝通,那我帶多少人去都無妨,少帶人還顯得興王府沒面子。

現在我是要跟你去完成一件給王府惹來麻煩之事,人手當然要你來籌措,我只是幫忙打下手,休想我把整個興王府都給牽連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