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庸人、智者、老狐狸(第2/2頁)

唐寅也道:“朱浩,你這麽做確實很冒險。”

朱浩笑道:“既與興王府一起來救我那劣徒,小子這樣的庸人考慮問題就不會拐彎抹角,便直接了當嚇唬他們一下……像先生這樣的智者,舉棋前都要多考慮一步,認為如此可能會傷害到興王府的利益,完全可以理解。”

“何意?”

唐寅皺眉。

你小子是庸人?

鬧呢?

隨即便聽朱浩娓娓道來:“若是那工於心計、機關算盡的老狐狸,自然會把問題再想深入一步,會考慮到第二層……這樣的老狐狸恰恰跟我這樣的庸人想到一塊兒去了,反而負負得正。

“先生你說是不是?”

唐寅眉頭皺得更深了:“所以說,先前你是故意把興王府的名頭亮出來,讓楊維聰知難而退?你就不怕他背後的楊閣老知曉?”

朱浩笑道:“都說了,我這人做事直,就是肉體凡胎,想那麽深沉幹嘛?好些日子沒見世子了,正好今日去瞅瞅。”

……

……

唐寅沒想明白朱浩這麽做的目的。

因為朱浩要去見朱四,唐寅和陸松並未陪同,二人回去的路上依然在議論這件事。

“……若是朱家少爺真考中進士,將來入朝後,難免受到楊閣老挾制,他不惜自曝跟興王府的關系,看來朱家少爺是把自己跟興王府牢牢地捆綁在了一起,倒是勇氣可嘉。”

陸松分析了一下。

他最初也覺得朱浩行事太過魯莽,但又感覺朱浩亮明與興王府的關系,非常有勇氣和擔當。

唐寅皺眉:“他上來就拿出興王府的名號準備跟舉人打架,這是幫興王府,還是想要添堵呢?”

“嗯?”陸松皺眉。

唐寅無奈道:“別聽這小子說什麽庸人、智者,事情具有多面性,考慮的方向不同,結果自然就不同,連我都想不出來他這樣做到底是在跟興王府拉近關系,還是有其他目的,恐怕咱們都被他隨手利用了。”

陸松含笑望著唐寅:“唐先生多慮了,這不正如朱少爺所料,什麽事都沒發生?心安便可。”

……

……

朱浩到了朱四暫居宅院。

二人見過面後,朱四對朱浩分外熱情。

“朱浩,我早就想見你了,聽唐先生說你最近在籌謀一件大事,是不是想……幫我當上皇帝?”

朱四拉著朱浩的手,到一旁坐下,熱情洋溢地問道。

朱浩道:“計劃太多,不知道唐先生說的是哪一件?”

朱四見朱浩不直接回答,也不勉強,改而道:“我在京城都快悶出個鳥來了,你還是別想幫我當皇帝的事了,先安排我回安陸吧。”

朱浩點點頭:“你繼承王位之事,已耽擱半年,如今連禮部都有人為你出頭,我也會想辦法幫你,讓你早點回安陸。稍安勿躁。”

“太沒意思了,京城這麽大,可跟我沒關系,還是安陸好……就算地方小,玩起來親切、舒服。”

朱四這是思鄉心切。

朱浩道:“先不說這個了,我跟你說今天我遇到的一件事……聽完說說你的看法。”

隨即朱浩將今天帶人去救孫孺之事,跟朱四講了。

朱四聽完後義憤填膺:“一群人打一個,還賴我們把人推下樓?那群人仗著地頭蛇的身份,欺辱外地人!真是該死!”

不但思鄉,還很注重鄉土情節。

這也跟興王府一向給朱四塑造危機意識,讓其覺得自己跟朝廷有仇怨,別人會針對他有關。

這種性格帶來的,是對身邊人極度信任,但說不好聽那就是對外人排斥,任人唯親,發展下去會有被害妄想症……最後朱四放棄朝政,也是因為遇到壬寅宮變後,對外人徹底不信任所致。

朱浩道:“那我就要跟你提到一件事,就是你以後真有機會當上皇帝,所要面對的敵人是誰。

“皇帝身邊佞臣,在你登基後,可以一道聖旨下去就將他們解決掉,但要先確保他們不利用手上的軍權作亂……

“等一切安定後,你的敵人就只剩下文官集團,他們會認為一手將你扶上皇位,乃首功之臣,會以此要挾你俯首聽命……讓你以儒家那套理論維持朝堂平穩,那時就會恢復到孝宗朝的局面,文官自重而皇權旁落。”

朱浩給朱四上課。

朱四道:“我知道,登基以後就是跟那些閣老部堂什麽的爭,但就算把現在這批給換下去,以後還是要有新的閣老部堂。”

朱浩點點頭:“沒錯,但文官集團內部也不是鐵管一塊,所以就要分化瓦解……你登基後要多任用新人,最好是弘治、正德初年的錚臣,讓人覺得你是想恢復孝宗朝清明的吏治,而非任人唯親,如此才能收攬更多的人心,讓天下文人皆為你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