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盲從盲信(第2/2頁)

在袁宗臯看來,朱四認為唐寅“處變不驚”的前提,是唐寅已得知這件事,但有人告訴過他嗎?

就算有,也要說沒有!

這樣朱四的論點就不成立。

朱四笑道:“天下人或許都不知此事,但唐先生怎會不知呢?哦,還有一人,朱浩也知曉。”

這話說得極其自信,不為別的,就在於這明明就是朱浩的預言,當初說這話的時候唐寅也在場,怎可能不清楚?

蔣輪急忙走了出來:“我來前,已把事情告訴唐先生了。”

袁宗臯聽了這話簡直想打人。

好不容易通過幾個月布局,把唐寅排擠成王府的邊緣人物,怎麽小興王會對唐寅如此盲信盲從?

人都還沒見呢,居然就這麽自信認為他什麽都知道?你當唐寅是活神仙嗎?

居然還提到朱浩……那小子這會兒正在京城呢,他知道與否跟今日商議的事有任何關系嗎?

明明一切盡在掌握,可為何讓人如此無力呢?

朱四道:“唐先生不肯來,必定是認為時機不到……對了,不知你們認為,陛下病情會往何方向發展?”

雖然朱四沒明說,但在場的人都聽明白了,這小子巴不得京城那位堂兄早點死,自己就可以當皇帝了。

袁宗臯也聽出一些苗頭,感覺朱四的想法很危險,急忙出言提醒:“殿下,我興王府一向崇信禮樂,教化安陸一地百姓,對於孝義禮法之外的事情,切忌不能沾染。

“此等時候,王府本應上表慰問陛下躬體,但或許有人會認為別有用心,此時不宜多過關注此等事,權且當作不知為好。”

意思是我們興王府孝義為先,值此風口浪尖,你這麽激動很容易被人拿來做文章知道不?

張景明道:“聽聞陛下不過是落水感染肺疾,估計靜養後便無大礙……咳咳……”

朱四關切地問道:“張長史,你這病情……?”

“無礙,無礙!”

張景明一邊咳嗽一邊回答。

“哦……”

朱四嘴裏發出不屑的聲音,我這裏都快要慶祝自己當皇帝了,因為一切都被朱浩算中,你們卻還在勸說,讓我守住臣子的本分?果然父王走的時候沒說錯,要成就大事,非要聽唐先生和朱浩的不可。

指望你們?

哼哼,黃花菜都涼了。

因為袁宗臯先行制定了會議基調,以至於後續商談都沒了意義,朱四左耳進右耳出,不過心中已經開始有了小波瀾。

離開京城時,當皇帝還是沒影的事情,這才回來幾個月,好像一切就有眉目了。

“朱浩真是神機妙算啊,他不能回來給我出謀劃策真可惜,好在我把唐先生帶回來了,還有朱浩的錦囊,真是天助我也!”

朱四不理會那些人商議什麽,心中竊喜不已。

……

……

會議結束,蔣輪跑去找唐寅,唐寅這才知道王府舉行了一次重要會議,居然沒叫自己出席。

“……你是不知道啊,我那外甥,對你信任有加,將你誇得簡直天上有地上無的,袁長史那張老臉,黑得就跟鍋底一樣,哈哈,看著就好玩……”

蔣輪作為王府中不學無術的代表,自然也受到袁宗臯排擠。

但對蔣輪的排擠方式卻與唐寅不同——蔣輪怎麽說都是蔣王妃的掛名弟弟,靠疏離不行,只是不給其做正事的機會,他該知道的還都知道。

蔣輪跟唐寅私交甚篤,間接給了唐寅不問事而知情的機會。

唐寅聽了蔣輪對於會議內容的敘述後,一陣驚嘆:“原來這一切,都在朱浩的算計中啊。”

蔣輪好奇地問道:“這也在朱小先生算計中?”

唐寅道:“可不是麽……如今京師發生的種種,早就在他的推演中,這也是為何興王會認為我全盤知情,並早做謀劃的原因。”

“哎呀,伯虎兄,我想起來,離京前小先生給了你三道錦囊是吧?就是對應陛下生病的事?這件事……看來得及時通知到姐姐那邊才行。”

蔣輪嘆道,“姐姐並非不信任你的能力,只是認為靠袁長史他們就能把王府治理好,他們是老人,對王府沒有壞心思。但姐姐同時也希望興王能繼承大明道統,這要是沒有你在旁輔佐……不行,不行,我這就去告訴姐姐。”

蔣輪態度堅定。

既然知道這都在朱浩算計中,唐寅也知曉全盤計劃,這時再不跟蔣王妃說明,很可能就要壞事。

“你……”

唐寅本想拒絕。

但想到如今自己在興王府處境艱難,而自己的學生很可能馬上就要當皇帝,這時真要激流勇退……他自己都覺得不可饒恕。

若真有人穿針引線,再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