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不能閑著(第2/2頁)

如此一來,京師人心迅速安定,都在等朱四抵達京城,正式登基為帝。

那些別有用心之人也就此斷了心思,直嘆小興王運氣好,什麽都沒做,皇位就砸到頭上了。

“……小當家是說,您早就預料到這一切,還寫了錦囊給新皇?”

蘇熙貴這幾天纏著朱浩,等候新皇到京城,自己好去邀功,跟朱浩待在一起,邀功時方便許多。

當得知朱浩早就暗中布置好一切時,蘇熙貴心情激動。

朱浩笑笑,輕輕點了點頭。

蘇熙貴沒心思考慮,朱浩為何要把這麽機密的事告訴他,對自己可能要被利用都懵然未知,只想著把所有情況都搞清楚。

“小當家前兩份錦囊,都只是布置好出發事宜,那最後一份……”蘇熙貴自然想知道第三個錦囊的內容。

朱浩起身,來到茶樓窗口的位置,望著外面車水馬龍,負手而立,有一種睥睨眾生,高高在上的感覺。

“第三份,不過是告訴朱四,進京城時,應當以如何名義……小宗入繼大宗,只是楊閣老的一廂情願,新皇要做的是繼統,但不繼嗣。”

“啊!?”

蘇熙貴著實吃了一驚,“這……初來乍到,連皇位都沒坐穩,會不會……太過冒險了一些?”

朱浩道:“現在陛下遺詔都已經公布了,你覺得楊閣老會因為新皇不繼嗣,而另選他人來做皇帝?那豈不是說,楊閣老可以隨意左右皇帝歸屬?以他正統文臣的身份,會做這麽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

蘇熙貴點點頭:“道理是這麽個道理,但太後那邊……”

“太後是太後,一切都要以大行皇帝的遺詔為準,按照法統選定了誰,就無法再行更改,若現在都不努力爭取的話,等繼位後再提出來,只怕什麽都來不及了!”

朱浩道,“而且要以如此方式,跟文臣爭,讓文臣關注大禮的問題,才無心爭權奪利,行那黨同伐異之事!”

蘇熙貴立即醒悟過來,跟著起身來到窗口,嘆道:“小當家真是深謀遠慮,看來新皇登基後,京師短時間內不會太安穩……前有江彬等佞臣擅權,後將是文臣把持朝政!”

朱浩側目望著蘇熙貴,笑道:“所以到時候新皇需要在朝中培植自己人,尤其是那些隱身暗處卻能幫到他的大臣,到時黃公很可能會成為新皇的左膀右臂!”

“啊?這……呵呵,但願如此吧!不急,不急,一切等陛下帝位穩固再說……”蘇熙貴心中一萬個願意,但嘴上卻不能承認。

還要掩飾內心的狂喜。

朱浩的分析有理有據,若是新皇入朝,跟文官連成一線,成為楊廷和控制的傀儡,為了皇位穩固而忍氣吞聲,唯唯諾諾,蘇熙貴才應該感到擔心,因為楊廷和控制了皇帝就會對政敵下手。

但若是新皇登基後,一上來就表現出對大禮的執著,跟主流文官利益產生沖突,那時君臣間就會產生嫌隙,雖然算不上多大的矛盾,但楊廷和就不能安心對付政敵。

朱浩的布置,很符合蘇熙貴和其背後恩主黃瓚的利益,蘇熙貴當然舉雙手支持。

朱浩又問:“那蘇東主和黃公,能為新皇做多少事呢?我是說眼前。”

“這……”

蘇熙貴想了想,黃瓚人在南京,而他在京城又沒有官身,手上有錢卻不知該往哪兒塞,這個忙該怎麽幫?

但隨即他就明白過來,畢恭畢敬道,“請小當家示下。”

朱浩道:“咱在京城不能閑著,不如先看看哪些人能為新皇所用,諸如私下裏跟楊閣老有嫌隙的,比如吏部王尚書的人,或者跟王尚書過從甚密可能會遭遇打壓,再便是過去幾年因楊閣老而被排擠到南京的同僚……蘇東主人脈廣泛,暗地裏調查一下有哪些人,整理出名單來的話,應該不難吧?”

“哎喲,這怎會難呢?”

蘇熙貴一聽,這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嗎?

朝中誰跟楊廷和有仇,或者不是楊廷和派系而慘遭打壓的,知根知底,很容易就搞清楚。

朱浩笑道:“也不能說容易,只能說為新皇做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蘇東主把名單列出來,我暗地裏呈送到新皇面前,到時或是大功一件。”

朱浩對於歷史很了解,但現在朝中那麽多大臣,到底哪些人跟楊廷和不是同一派系,還真需要有一定的人脈和財力支持才能調查清楚。

歷史上很難記錄一個大臣是否為楊廷和派系,就算後來參與到左順門事件中的文官,有很多也是被裹挾進去的,並不是說他們一開始就願意站在楊廷和一邊。

有蘇熙貴在,把名單列出來,朱浩就可以提前布局,讓朱四知道哪些人可用,哪些人必須要提前疏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