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敲山震虎(第2/2頁)

楊廷和急忙行禮:“老臣不敢當。”

“哎呀,有何不可?楊閣老對大明居功至偉,朕想有所回報。”朱四一副重視楊廷和安危的模樣。

楊廷和推脫不得,明知調來的人可能附帶有監視自己的目的,但想到人家是至高無上的皇帝,就算要監視也不用采取這麽低級拙劣的手段,或許真是要維護自己的安全呢?

再加上楊廷和也被早上的刺客給驚著了,稍微推辭便接受下來。

朱四突然拿出一份奏疏,道:“今日一早,朕起來後,東廠遞來這麽份東西,朕看過後大為著惱,奏疏不經通政司到內閣票擬,卻直接送到朕手上,都不知道他們要做什麽,一點規矩都沒有。楊閣老看看!”

楊廷和拿過奏疏,一打開,便嗅到一股血腥氣。

仔細一瞧,居然是陸完在獄中所寫血書,書中痛陳當年賜還寧王府護衛的事乃是由朝中奸佞主導,自己並未接受賄賂等等,且在南昌搜到的所謂通信證據都是張忠、江彬等奸佞偽造,願意當堂對峙雲雲。

說到後面,連楊廷和也牽扯進內,說楊廷和曾派兒子楊慎見過寧王使節,接受過不少財帛,還說手頭留有證據。

楊廷和看完後,趕緊道:“陛下,此乃宵小惡意中傷之詞,請陛下勿輕信。”

朱四道:“楊閣老,朕若是有意采信這種汙蔑,就不會拿給你看,但是他說的一些話……若是傳揚出去,只怕會影響到楊閣老聲名。尤其是最後那幾句,說他下獄後,曾有人入獄見過他,暗示只要不將楊閣老牽扯進案中,便可保他性命,還說此人乃是令郎……不料廷議中他卻被定死罪,他得知此事後心灰意冷,這才向上檢揭……”

楊廷和聽完心中破口大罵。

這陸完是蠢嗎?

以其罪行,當然是要論死,但可以再申辯,以曾經平劉六、劉七叛亂有功,減罪免死,要一步步來,都是官場混的,應該很清楚其中的門道才是,怎麽能這麽操之過急、主動跳出來揭發?

這是不想活啊!

楊廷和言辭鑿鑿:“絕無此事。”

“朕願意相信楊閣老,但就怕人言可畏,奏疏上,他自述平賊有功,屬八議之列,應當留得一條性命,朕問過身邊人,好像按照大明的法度,的確如此,應該減死流放戍邊才對。”

朱四說出的話很有條理,針對性很強,全都是朱浩教的。

所謂“朕問過身邊人”,楊廷和就要琢磨一下了,是誰這麽不識相敢在背後拆他的台?

你一個小皇帝能見什麽人?

現在袁宗臯和張佐是你的左膀右臂,大概不會提什麽“八議”,那你所謂的“身邊人”不用說就是東廠提督魏彬。

聯想到之前朱四說這份不經通政司直接上陳的奏疏是來自於東廠,還有如今魏彬正在被攻訐為奸黨正焦頭爛額,楊廷和便可以肯定,暗中使壞的人非司禮監秉筆太監魏彬莫屬。

楊廷和心中惱怒異常,卻還是要壓制火氣。

朱四道:“楊閣老,你認為呢?”

楊廷和道:“陸完交通寧王,禍害朝綱,本應論死,但鑒於其所立功勛,或可減輕罪行……如陛下所言。”

朱四滿意點點頭:“朕聽聞,他母親年過九十,卻病死獄中,一人受過何必牽累全家?不如就下旨將其家眷贖罪為民,再將他流放戍邊,這件事就這樣過去吧……朝堂上,請楊閣老代為說和,朕不想初登大寶,就枉殺前朝功臣,被人說朕涼薄,不容舊人。還有王瓊那邊,也減死流邊吧……”

楊廷和終於聽明白皇帝叫他來此私會的目的。

屬於朝會前先開個小會,決定一下朝堂上大事方向,君臣先達成協議再去朝堂上講,如此朝會上就不會再起正面沖突,讓人看笑話。

楊廷和心中一萬個不願意,但還是恭敬行禮:“老臣遵旨。”

“對了,楊閣老,朕還收到梁大學士請辭奏疏,其言辭懇切要想回鄉頤養天年,朕想跟你商量一下,是否同意梁大學士的請辭?”朱四問詢。

梁儲請辭,早就為楊廷和所知,其心去意已決。

梁儲在內閣中屬於能跟楊廷和直接叫板的存在,楊廷和雖將梁儲當“自己人”,但仍舊心有芥蒂,畢竟梁儲曾代他做過首輔。

“臣不敢妄加進言。”

楊廷和道。

朱四點頭道:“那朕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