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心裏沒數(第2/2頁)

張鶴齡朝張永開炮。

張永琢磨了一下,才意識到張家兄弟所說的“姓楊的”是楊廷和,苦笑道:“咱有事出宮道兒上說,這裏不是說話的地方。”

……

……

張家兄弟跟著張永從東華門出宮。

而張家兄弟入宮的消息,作為皇宮正主的朱四怎會不知?朱四特地派了張佐帶兩名興王府過來的小太監遠遠查看情況。

張永本想拿出“張太後傳召兩位弟弟入宮說事後再派太監將人送出宮”的態度,陪同張家兄弟出宮,遠遠看到新皇的人在遠處打量,張永便感覺頭皮發麻。

出乎意料,並沒有起沖突。

張佐在發現張家兄弟的確是在往宮門方向去了後,回到乾清宮,把所見所聞告知朱四。

朱四隨口道:“知道了,退下吧。”

此時朱四面前一大堆奏疏,或許是剛當上皇帝,新鮮勁兒沒過,很喜歡當皇帝發號施令的感覺,再加上之前朱祐杬和朱浩給他灌輸了很多做事要親力親為的思想,讓他覺得把朱批大權交給司禮監太監是很不負責任的表現,容易被人糊弄,所以想親自來。

但天下間的奏疏實在太多了,不是每一份奏疏都有批閱的意義,光是看那些官員的呈報,尤其是遇到字寫得不好的或者奇葩的,再或者是文辭力求華麗的……費了半天勁終於看完了讀懂了,才發現只是歌功頌德的馬屁文章,關鍵是有些奏疏時效性已經過去,拍的還是先皇朱厚照的馬屁……

這很讓人很頭疼。

張佐見朱四態度隨和,好像沒有生氣的意思,不由問詢:“那陛下,是否要派人下旨,限制無關人等入宮?尤其是……外戚?”

朱四道:“這件事以前朱浩說過,剛上來就去限制張氏兄弟,沒多大意義,反正朕還沒有大婚,他喜歡來就讓他們得瑟,最好傳出風聲說他們行為不端,讓人知道他們有多放肆,為將來一舉鏟除做準備。”

“呃……”

張佐心想,還能這麽幹?

不限制,反而宣揚出去?那皇帝的威嚴何在?

朱四又道:“反而可以借助他們可以隨時入宮之事,讓人覺得朕好欺負,從而在閣臣面前示弱,這是為長久之計做準備。對了,跟袁長史……袁侍郎說得怎樣了?他同意入閣,幫我去監督閣臣了嗎?”

張佐回過神來,急忙道:“袁侍郎那邊已通知到了,但未表態。”

朱四嘆道:“我就知道,袁侍郎未必會聽我的,實在沒辦法,他也是文臣,年紀一大把了,以後想留個好名聲,哪裏能一心幫我?若是朱浩能早些入閣就好了,有朱浩在內閣坐鎮,相信夠楊閣老他們喝一壺的。”

張佐一邊驚訝於新皇對朱浩推心置腹的信任,一邊提醒:“陛下,要稱朕。”

“自己人,見外什麽?”

如今的朱四在張佐面前都沒什麽架子,“對了,趕緊問問朱浩,我……朕怎樣才能隨時出入皇宮而不被人發現,在皇宮這些日子實在太悶了,朕想出去跟他見面,朕想他……還有唐先生他們。”

張佐行禮:“那老奴回頭就去跟朱先生說。”

“別回頭了,現在就去,還有問問殿試之事……我不想讓別人出題,到時跟個傀儡一樣,雖然會試時我不是皇帝,但既然殿試是我來主持,那考生就是我的門生,我要親自出題考校……但我出不了太好的題目,讓朱浩幫忙出題吧……”

朱四的話,讓張佐傻眼了。

真會玩啊。

讓一個即將參加殿試的貢士,出題來考校眾貢士?自己出題考自己?這操作……

“愣著幹嘛?快去啊,不過小心一點,別讓人發現了,讓陸松陪你一起,哦對了,再把這箱子裏的東西,一並交給朱浩,讓他模仿我的筆跡批復,我知道他有這本事,有什麽重點讓他給我列個單子,這樣我就不用親自看了……”

等張佐將朱四旁邊一個大箱子打開後,驚訝地發現裏面全都是奏疏。

張佐頓時不樂意了。

這是要把奏疏交給朱浩來披紅?

可問題是我才是司禮監掌印太監啊,這事不應該我來做嗎?

“對了,你有時間多跟朱浩學著點,從他身上把真本事學回來,如果今晚這些批不完的話,你就留下幫把手,有什麽不懂的多請教朱浩!去吧!”

朱四又給張佐做了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