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清貴之職(第2/2頁)

余承勛嘆道:“小小年歲如此老成,難怪文章老辣,妙筆生花,能跟用修一樣狀元及第,真是羨煞旁人。”

十足的廢話。

朱浩逐漸有點膈應余承勛這碎嘴子,說他恭維不是恭維,說他親和不是親和,總給人一種陰陽怪氣的感覺。

余承勛依然喋喋不休:“不知平時朱狀元看什麽書?再便是可有著書立作?進翰苑之後,名氣就該適當外揚,隨便寫點東西遞出去,京師中自會有人追捧,說不得便有書商前來洽談,給你印上幾本,文壇中也算一段佳話。”

聞聽此言,朱浩終於知道為何楊慎這樣的文人才名外顯了。

就是想給他們揚名的人實在太多,不管文章寫得如何,上來就給吹捧一番。

但在這時代,大多數人研究的都不是什麽能令人類社會進步的科學,而是研究經史子集那些老掉牙的東西,朱浩身為儒者,卻很不喜歡這股文壇風氣。

目標不同。

這些人追求的是功名利祿,一心贏得他人尊重,而朱浩想的卻是如何改變時代。

出發點不同,研究的東西自然不同。

朱浩很想從此以後再也不沾四書五經的學問,專心研究科學,但他又知道身在翰林院,無論如何都避免不了繼續以書經理解來論高低,決定未來當官走向……

算了。

你們研究你們的,我不理會便是。

楊慎走到朱浩面前,把一沓冊子交給朱浩:“這些是正德五年之前,先皇在朝堂上的一些言行,有時間多看看,將重要之事整理出來,給我後我會幫你看看,朝廷馬上要修撰《武宗實錄》,這部分相當著緊……”

朱浩剛來,就等於被楊慎欽點為其助手。

可問題是……

朱浩很想說,咱倆都是翰林史館修撰,憑什麽你來指揮我做事?難道就因為你比我早進翰林院?

……

……

索性沒什麽事。

朱浩也就拿起這些冊子,隨便找了張面對茶水桌的椅子坐下,將冊子放上桌,低頭研究起來。

隨著時間推移。

修撰房內的人逐漸多了起來,最先來的是正德九年探花蔡昂,以及正德十二年榜眼倫以訓。

此二人都算翰林院中的“老資歷”,官品卻都不高,也是修撰,但二人歷史上都有其官品以外的來頭。

蔡昂跟吳承恩都是淮安人,蔡昂過去幾年回鄉養病時,跟少年吳承恩有過交集,歷史上蔡昂過世後吳承恩還給他寫誄詞,二人交情匪淺。

朱浩很想問問,你那個小老弟現在在哪兒?不如召到京師來,我給他點差事幹幹,讓他跟我混?

至於倫以訓,則是弘治十二年狀元倫文敘的兒子……

爹是狀元,兒是榜眼。

弘治十二年是唐寅科舉折戟沉沙的一年,而倫文敘也早就作古,倫以訓繼承其父遺志,在翰林院中混了個修撰的差事……

朱浩心想,翰林院真是個養閑人之所,幹個十年八年或能混出頭,充當日講官,不像人家楊慎,即便是個修撰,現在也能充任經筵講官,若是沒有左順門那档子事,就算他爹不在朝,以後入閣也沒啥問題,畢竟所有仕途上的事情都提前給他鋪平了。

但再想想,楊慎畢竟正德六年就考中狀元,論資歷比在場這些修撰都要老。

雖然中間在朝時間不長,但人家憑本事吃飯,沒必要挖苦。

……

……

後續來的,都是庶吉士出身的修撰。

最後一人到來,在場所有人等一起起身迎接。

乃翰林院侍講兼詹事府左春坊左諭德,弘治十八年狀元出身,目前負責修撰《武宗實錄》前期準備工作的顧鼎臣。

顧鼎臣在兩名侍讀和兩名侍講中,算是出類拔萃的人物,以他在翰林院混出的地位和名望,上面極力要將他拔擢,歷史上顧鼎臣曾入閣,並一路坐到了首輔的位置。

通常未來能入閣的人員,目前在翰林院中混得都不錯。

當然也有“跳級怪”,比如說張璁、桂萼,再比如說……

朱浩。

“諸位,給你們引介兩位新的翰林院編修,楊維聰和費懋中……”

正說著話,外面進來兩人,正是跟朱浩同科的榜眼和探花,楊維聰和費懋中二人。

作為翰林編修,工作場所並不在修撰房,而是在旁邊的編修房。

翰林院是個講究論資排輩的地方,只是因為楊維聰和費懋中是翰林院的新人,才會由顧鼎臣出來作引介,而其他人則只能等著別人慢慢認識。

楊維聰和費懋中對在場人等恭敬行禮,所有修撰也都逐一還了禮數。

翰林院中,史館修撰和編修這兩個職位人數並無定員,也是最難熬出頭的,因為一旦熬出頭就是顧鼎臣這樣當上侍讀、侍講的大佬,差不多就要入朝當禮部侍郎,甚至直接入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