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會做人(第2/2頁)

楊廷和面色陰沉,“看他在興府中到底充當如何角色……若他真的暗地裏為新皇出謀劃策,那就試探一下他的真實能力如何。”

楊慎道:“不如問問朱浩?”

楊廷和想了想,沒肯定也沒否定。

既然朱浩曾在王府中讀書,料想知道唐寅的一些事,但在楊廷和看來,問興王府中那些屬官效果更好,但那些人跟新皇利益綁定,是否如實相告是個問題,所以這種事他不會過多幹涉兒子,讓兒子放手去查。

……

……

翌日清早。

劉春早早就到了翰林院,等候朱浩到來,準備好好感謝一下救命恩人,順帶再跟朱浩討幾粒先前對他使用過的藥。

對於有胸痹隱患的人來說,犯過一次,足以讓其感受到生死只在一線間,會更珍惜自己的命,雖然他們自己也知道這種病不會經常發作,可一旦發作……很可能就是天人永隔。

朱浩準點上班,剛進翰林院大門,就看到迎面負手而立的劉春,此時一群人圍攏過來看熱鬧。

“……朱浩,你年歲尚幼便進翰苑,應早早定下表字,方便稱呼,以後有修撰方面之事,盡管來問老朽,老朽必定傾盡全力幫你。”

劉春望向朱浩的眼神,有種長輩看晚輩那種溺愛。

旁邊的人一陣羨慕嫉妒恨。

朱浩雖是狀元,但才進翰林院幾天?這就傍上了翰林院中的頂級大佬,救命之恩且是起死回生的恩情,估計劉春把朱浩當至親看待都不稀奇,朱浩隨便做點事,功勞估計都會被放大數倍,更何況朱浩還會因此獲得更多的做事機會。

朱浩顯得很謙卑:“在下剛入翰苑,很多事會跟同僚求教,不敢打擾劉學士。這裏有幾份藥,劉學士不妨留作備用,但此等藥兩三月後或效果就會減弱,需要重新調配,到時再給劉學士送去便是。”

這年頭,想讓硝酸甘油保持穩定性很難,保質期不會太長。

劉春笑容滿面,自己還沒跟朱浩提出再討要幾粒藥備用,朱浩就主動給予,做人方面簡直無可挑剔,這個子侄他認定了。

……

……

朱浩跟劉春作別,正要往修撰房走。

一群人圍攏過來,有的問他是如何施救的,其間蘊含了什麽道理,有的更加直接,向朱浩討藥。

“……家中有一長輩,胸痹之疾也曾發作過,好不容易才留得性命,若是能……望朱先生賜藥。”

一時間,朱浩成了“朱先生”,翰林院這種講究論資排輩的地方,幾乎每個人都眼高於頂,現在突然變得如此客氣,朱浩一時間很不適應。

余承勛本在修撰房內跟楊慎敘話,見朱浩被一群人簇擁著走過來,急忙出門,大聲喝道:“喂,你們怎這麽沒眼力勁兒?以為神藥是隨便調配的?都去做自己的事!”

朱浩回過身,稍微解釋了一下:“不過是家鄉的偏方,不是每次都能奏效,望諸位同僚不要對此抱有太大的希望。遇到此等頑疾,更多是要靠天命。”

一群人這才悻悻散去。

朱浩回頭對余承勛替他解圍表示了感謝。

余承勛拉朱浩進房,到了楊慎面前,這次修撰房內只有楊慎和余承勛二人。

楊慎道:“朱浩,是這樣的,你曾在興王府讀書,可知唐寅唐伯虎?就是江南才子中,以詩詞、書法、繪畫名滿天下的那個六如居士!”

朱浩一聽,就知道楊廷和方已將唐寅的事查清楚。

好在一切都在預料內。

或是自己已贏得信任,才會被如此直白問及。

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或許對方只是想試探他跟唐寅的關系呢?

“楊兄說的是唐先生?他在安陸興王府時,曾為在下教習,平時接觸頗多,最近他也到了京城,在下還曾與之見過面。”

朱浩此時可說是誠實可靠小郎君。

有什麽說什麽,除了細節上有一點小偏差,避重就輕,除此之外都是大實話。

楊慎跟余承勛對視一眼,隨後問道:“那你可知,他在興府中地位如何?先前做過何等事?”

朱浩道:“這個……我人微言輕,自然沒法全盤知曉。不過先王健在時,王府中大小事情,很多都是他跟袁長史商議後決定,聽說袁長史跟他交情很好……

“袁長史為任江西時,王府中大小事務幾乎全出自唐先生之手,涉及平盜之戰,還有賑濟水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