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要命有兩條(第2/2頁)

萬一皇帝真把張家兄弟的幾個煤礦都拿去,或許真就建立起自己的小金庫,愈發不受文官挾制,以後再想修什麽太廟、興獻帝廟、安陸興王府之類的,就不能拿財政捉緊來當擋箭牌了。

楊慎問道:“那父親,萬一陛下派去的人出的價錢更高,該當如何?”

楊廷和搖頭:“不可能,內府有多少銀子,為父最是清楚不過,若想以民間銀兩調度,就算煤窯買回去,也不能為陛下和唐寅所用……再說那些商賈怎可能一次籌措那麽多銀兩來供應陛下所需?”

“嗯。”

楊慎想了想,老爹說得很有道理。

只要晉商出價夠高,那煤窯近乎必得,其余的商賈……諸如徽商,明知把煤窯買回去會被新皇勢力拿走,幹嘛要大放血?皇帝所能動用的不過是內府的銀子,還不能太張揚,一切都要低調行事。

怎麽看,新皇那邊都很被動。

楊廷和將走之際,突然想到什麽,又道:“叫上朱浩一起。”

楊慎道:“父親,最近他按我的吩咐,正與興王府舊僚打得火熱,若是貿然讓他過來,會不會……”

“隨你吧。”

楊廷和見兒子好似在用朱浩這件事上有自己的主意,也就不再勉強。

之前當父親的總覺得兒子在大事上缺乏主見,現在他正一步步塑造兒子獨立自主的性格,就算有時兒子想法跟自己相悖,也沒有勉強,算是做父親的殷殷期盼,用心良苦。

……

……

翌日就要舉行張家煤窯的拍賣會。

這會兒最緊張的,不是朱浩或是楊廷和派系的人,也不是被他們調用的徽商、晉商,再或是那些對張家煤窯有意的商賈,而是張家兄弟本人。

張家兄弟現在正被禁足,不料這天皇宮裏派人前來傳旨,說他們來日可以親自去觀看拍賣。

去壽寧侯府傳旨之人,正是同為外戚,卻現在都還沒有被朝廷賜予爵位的蔣輪。

張鶴齡以往很看不起這個有名無實的國舅,但這次見到蔣輪卻分外熱情。

“……孟載,你說說,陛下最近可還在生我們兄弟的氣?要不我們入宮,去跟陛下服個軟,陛下或許就把煤窯賜還,明天不用變賣了?”

張鶴齡用巴結的口吻道。

張家兄弟的特質,其實跟蘇熙貴相似,一切以利益為先。

其余的……見鬼去!

為了銀子,面子什麽的都可以不要!

蔣輪道:“在下聽聞,說是兩位侯爺身邊人手折損不少,連之前幫忙開礦的人也折進去了,這煤窯你們拿回去,還能繼續運作盈利?”

“誰說不行?”

張鶴齡一臉得意,“不就是人嗎?大明什麽都缺,就是不缺人,就算明面沒有,抓……雇就行了。”

蔣輪汗顏。

心想你這個外戚橫行不法慣了,竟在我面前口無遮攔,就差把“再去民間綁架一批人”寫在臉上,就這樣還想讓皇帝把煤窯交給你們?

簡直是置大明百姓福祉於不顧!

蔣輪道:“事已定,明日就要行競買之實,按目前的說法,四處大煤窯和兩個不大的煤窯會一起變賣,外面放出風聲,市價在白銀五萬兩上下。”

“多少?才五萬兩?”

張鶴齡一聽,對這數字很不滿意。

蔣輪心想,果然人家家大業大,五萬兩銀子都不放在眼裏。

給我的話……別說五萬兩,就是五千兩,甚至是五百兩,我晚上做夢都能笑醒。

人比人氣死人啊。

蔣輪補充道:“當然這不是最後的價格,要看各方出價如何,陛下的意思,兩位侯爺到現場後,需對在場的人說清楚,這些煤窯一經出手,兩位將再不加幹涉經營,買賣自便。”

“憑什麽?”

張鶴齡瞪大眼。

還真把我當成誠實守信的買賣人了?

現在我完全可以把煤窯賣出去,等恢復自由,人手招募齊備後,再把煤窯搶回來,這才符合我們的人設。

蔣輪道:“若兩位侯爺照辦的話,禁足令當即便可以解除,並且將拍賣煤窯的銀子,一文不少交給二位。但若是不聽從的話……那明日兩位侯爺也不必前去了,賣煤窯的銀子……”

“我去,我們兄弟去還不行嗎?真是的,弄得好像跟仇人一樣,陛下也是太看不起人了!賣出去的東西,我們還能搶回來不成?”

張鶴齡一聽,皇帝劃定了底線,根本沒法跨越一步,只能先服個軟。

蔣輪道:“光說不行,陛下的意思,需要抵押。”

張鶴齡瞪大眼:“抵押?房子還是地?跟你說,要房子要地都沒有,要銀子也沒有,要命有一條……說岔了,是兩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