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章 誰贏誰輸還不一定(第2/2頁)

聽到這裏,朱四臉色終於舒展很多。

連張佐、黃錦都佩服朱浩勸人的本事,果然有理有據,一番話下來,讓人心悅誠服。

朱浩笑道:“況且,就算西山的煤礦,楊閣老想封,也未必封得成。”

“砰!”

朱四聽到這裏,興奮得蹦起來,一拍桌子:“就說你還有後手,你快說,有什麽辦法治他?”

朱浩道:“很簡單,就說張家外戚吧,他們會容許自己蒙受巨大的損失?楊閣老提到讓太後評理和做主,但太後在開礦這件事上,是站在所謂的龍脈受損的大義上,還是站在娘家利益受損上?只要張氏兄弟入宮哭訴一番,太後絕對會站在陛下一邊。

“另外,朝中那麽多在西山開礦的勛臣,他們又會支持誰?”

朱四頓時喜笑顏開:“那就是說,朕暫時看來是輸了,其實卻是贏了,因為滿朝都站在朕這邊?”

朱浩點頭:“此事發生後,君臣嫌隙已在,朝中勛貴會站出來打圓場,到時太後出面,必定會讓雙方講和。到那時,估計就要各退一步……”

“什麽意思?為什麽要退一步?”

朱四一聽要退步,頓時不爽。

朱浩道:“其實所謂的各退一步,是我們不再堅持拍賣煤礦,而楊閣老則同意在西山繼續開礦,如此我們在西山建立官窯的計劃仍能推進。民間資本看似無法進入,但我們可以暗中吸納商賈的銀子開礦,將部分利益分潤給他們……

“只是明面上不再拍賣煤礦,並不代表私下裏我們不可以繼續跟商賈合作。只要表面上相安無事,那楊閣老就算知曉內情,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最後的結果就是,盡管楊閣老用了極端方式遏制陛下,最後卻什麽目標都沒達成,反倒是他眾叛親離……這才是臣說,我們大獲全勝的根本原因。”

朱四聽到這裏,從桌案後走了出來,大步來到朱浩面前,一把抓住朱浩的手臂,神色很是激動。

朱四眼巴巴望著朱浩:“朕就說不能沒有你,以後朝中什麽事,非要倚仗你不可!你就是上天派來幫朕成就大業的……朱浩,等姓楊的退下來之後,朕讓你當首輔大學士!”

如此禮重,旁邊人看了都無比羨慕。

朱浩急忙恭敬地道:“陛下,臣不過是盡職盡責做事,並未有貪戀權位的想法。”

朱四道:“別說這種話,你沒權位,怎麽做事?現在權位在別人身上,你看朕這個皇帝當得都沒意思!這權位還是要掌握在自己人手裏才行!

“朕也看出來了,你對於功名利祿什麽的沒太大想法,你就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事,朕支持你!”

張佐在旁恭維笑道:“陛下得朱先生這般大才,看來大明中興有望。”

朱四罵道:“會不會說話?什麽叫中興有望?朕要當千古明君,如果只是當個中興之主,那才叫丟人呢!不過現在還是想想怎麽對付姓楊的,尤其像朱浩所說的……讓楊老頭在西山開礦這件事上,吃一回癟!”

朱浩道:“如此需要盡快把消息告知太後。以臣的估計,今日禦史言官參劾楊閣老欺君擅權的奏疏,就快送到通政司了……”

……

……

仁壽宮內。

張太後聽了匯報,臉色很不好看。

“不就是開個礦嗎?好端端的,怎麽鬧到君臣不睦的地步?楊中堂也是,西山的煤礦一直都開著,並沒有影響大明的龍脈啊,怎麽皇帝說要開礦,他就不依不饒了?”

張太後雖然在大事上沒什麽見地,但有一點她貫徹始終。

那就是護短。

婦人之仁,朝廷利益受損與否她不在意,好像她也沒那能力,但這次的事情讓她兩個弟弟受損,卻是實打實的。

先前張氏兄弟已派人來跟張太後申訴,請求姐姐做主,她就很不高興,現在又聽到楊廷和在朝堂上公然欺君,她心裏就更不舒服了。

難道你楊廷和要學那霍光,公然行那廢立之事?那置我這個皇太後於何地啊?

黃錦跪在地上,恭敬道:“太後娘娘,陛下的意思,是想讓朝中大臣出面,緩和君臣關系,以保大明社稷安穩。”

張太後道:“不用大臣,哀家便可以出面。不就是西山開礦嗎?哀家同意了!找人去楊閣老府上傳話,就說西山那地兒開礦已經存在幾十年了,何至於今日陡然廢止?如此豈不是要影響京城百姓安居樂業?

“若是他有何想不開的,可以入宮一趟,哀家見見他,跟他好好絮叨絮叨。順帶哀家把皇帝叫過來,當面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