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七章 朕盡力了(第2/2頁)

朱四特地把楊廷和等四名閣臣一起叫到了乾清宮商議。

“……幾位閣老,你們怎看待此事?”

朱四這次顯得很隨和,像是要就此放過張家兄弟。

費宏出列道:“應當嚴查到底,有些話,並不可輕信。”

楊廷和沒表態。

按照一般道理來講,楊廷和應該出來為張家兄弟求情。

但為搶劫犯求情,那還是他楊廷和行事的風格麽?

張家兄弟作為張太後的人,本來應該跟楊廷和共同進退才對,但這種豬隊友完全帶不動,幹脆就當沒聽到,楊廷和一句話都沒說。

朱四道:“朕想派人去查查……這樣,就讓新任刑部尚書去吧,聽說他今天晚些時候就要抵達京城。”

楊廷和心中咯噔一下。

林俊要到京城了?

我怎麽沒沒聽說呢?

林俊是奉詔到京城來當官,走到哪兒,大臣是不可能知曉的,而且楊廷和也沒那麽多人手去打聽林俊的行蹤,料想林俊到京城後應該會第一時間通知到他,次日朝會時便能見到本人,屆時可以暢談。

現在朱四卻清楚告之林俊的行蹤,說他今天就要到京城,而此時張家兄弟的案子恰好跟讞獄有關……

這會不會又跟先前楊廷儀的案子一樣,是新皇有意針對他的舉動?就算不針對他楊廷和,會不會是針對林俊的?

毛紀拱手道:“陛下,林部堂初來乍到,很多事都不了解,不如……換他人來查案。”

“哦,這樣啊,那就讓刑部左侍郎去吧,顏卿家先前處置兩個國舅的案子,做得挺好的。”朱四先推薦由林俊主持查此案,現在又順水推舟讓顏頤壽去。

楊廷和稍微放下心來。

既然小皇帝在查案人選上沒什麽堅持,就好像是隨機選人,覺得應該沒什麽問題。

而且他也想不出背後有何陰謀。

張家兄弟搶銀號……這總不會跟林俊和顏頤壽扯上關系吧?他楊廷和提前對此也不知情……

等等,難道這跟先前在西山械鬥之事有關?

眼下這次的搶銀號他不知道,但張氏煤窯的人跟錦衣衛械鬥,卻是跟他楊廷和有直接關聯!

朱四見四名閣臣都不說話,不由道:“有問題嗎?楊閣老?”

楊廷和拱拱手:“是該查清楚,但壽寧侯和建昌侯,是否該轉解到刑部大牢?”

“好。”

朱四道,“要不這樣吧,先讓他們回府,在各自的府邸軟禁,你們有意見嗎?”

哎喲喂。

幾名大臣都覺得意外。

小皇帝這麽快就放過兩個掛名舅舅?

這不像是小皇帝一向的行事風格啊!

怎麽看張家兄弟都是被人利用了,現在小皇帝不應該大做文章,趁機把張家兄弟給壓下去嗎?

怎麽這麽輕易就讓他們回府去?

楊廷和道:“不可。案子水落石出之前,應當先留於刑部內,只是不以牢房看押為妥。”

但凡是小皇帝主張的,就算楊廷和想不明白情由,也要出言反對一下,再看小皇帝的反應決定後續行動。

朱四道:“那就聽楊閣老的,此事先這樣。朕也不想冤枉兩位國舅,他們始終是朕的至親,不過要跟刑部的人打招呼,不能讓他們為難兩位國舅……不然朕沒法對母後交差。”

……

……

皇帝表現出仁至義盡的樣子。

好像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為難張家兄弟,一切都是張家兄弟咎由自取,現在皇帝想赦免張家兄弟,也礙於朝廷法度,以及內閣大學士尤其是首輔的阻撓,未能成行。

朱浩此時正在見婁素珍。

當天孫嵐並沒有來工坊,婁素珍跟朱浩一起吃了頓午飯,席間提到孫嵐的事。

“……夫人還好,她最近對於紡紗的機杼很是著迷,連平時的書畫都顧不上了。”孫嵐道。

“哦。”

朱浩點頭,繼續吃東西。

婁素珍好奇問道:“公子好像平時很少見夫人?”

“呃……是。”

朱浩回道。

婁素珍道:“這是為何?其實妾身能看出來,好像公子跟夫人之間,有隔閡,到現在……尚未圓房?”

婁素珍本來只覺得朱浩是忙於公事,少有回去見孫嵐的機會,才讓孫嵐過來找個事情打發時間。

但隨著接觸加深,她開始明白到,朱浩跟孫嵐根本就不像夫妻,連基本的夫妻生活都沒有。

朱浩道:“既是朋友……或者說連朋友都算不上,沒必要進展那麽快。”

“這……既然都是夫妻了,還談什麽進展?公子的想法,真是與當下人大相徑庭,莫非是公子……有其他的喜好?”婁素珍也是跟朱浩很熟悉了,居然問出了一些看似不該牽扯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