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 小人喻於利(第2/2頁)

旁邊石珤皺眉,忍不住出言提醒。

石珤很清楚,朱浩是劉春欣賞的後輩,這次朱浩能來日講,主要得益於劉春的舉薦,雖然他跟劉春在入閣方面有一層競爭關系,但本身還是有一定交情,他也不想讓朱浩講出太過離經叛道的東西。

但朱浩心裏卻很清楚,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若只有劉春舉薦,沒有楊廷和首肯的話,一切都白搭。

朱四道:“石學士,你不用介懷,朕覺得這般討論,還是有其必要……這安定嘛,最重要的當然是君臣和睦、百姓富足,若是有上天庇佑,四海內風調雨順,朝廷自然就安定下來了。”

朱浩卻搖搖頭:“臣不以為然。臣認為,大明的安定,首先在於……有錢。”

“噗……”

在場幾人本來正凝神傾聽朱浩有什麽了不得的見解,聞言差點兒沒噴出來。

這種說話方式,他們是聞所未聞。

日講時,講“有錢”這麽粗鄙的內容,君子豈能把錢時刻掛在嘴上?

簡直是有辱斯文!

本來余承勛覺得朱浩沒按講義展開,氣惱這小子不聽話,但聽了此番表述,頓時樂開懷,顯然他覺得,朱浩這麽講對小皇帝的打擊更大。

“有錢?就是有銀子嘍?這會不會……太過片面了一點?銀子能解決一切問題嗎?”朱四好像很不滿意朱浩的回答。

朱浩道:“一家之言或不足采納,但微臣就是這麽認為的。朝廷有了銀子,就能置辦糧草輜重,百姓有了銀子,生活就能安定……當然有了錢,還得制造出大量商品,用以配給,如此才能做到天下安定。”

朱浩的話聽起來有道理,但其實就是胡說八道。

這不是日講,而是拿皇帝尋開心。

換作以往任何一朝皇帝,絕對會把朱浩趕出宮門,以後可能在朝當官的機會都沒有了,發配到地方,再或是直接勒令致仕。

講的什麽狗屁玩意兒?

連溫仁和與穆孔暉等人,也在用“你完蛋了”的神色打量朱浩,大概覺得朱浩不但要在皇帝面前丟臉,可能在文人中也要聲名掃地。

“就算你是對的吧。”

朱四琢磨了一下,搖頭輕嘆,“但朕認為,銀子不是萬能的,西北邊陲有賊寇犯邊,掠奪我大明百姓,有銀子就能解決此等麻煩嗎?東南有海盜,但就算把海防衛所軍餉物資都補齊,要平息也需時日,地方百姓不照樣不安定嗎?你的立意不是很好。”

朱四似模似樣跟朱浩辯論。

朱浩道:“錢的確不是萬能的,但卻是四海安寧的根本。海盜有了錢,他們便不會想著冒殺頭風險侵犯我大明海疆,韃子有了錢,有了充足的過冬物資,他們便不會冒死來侵犯我疆土,而邊軍將士有了錢,才有動力為朝廷效命……”

“夠了!”

石珤實在聽不下去了,直接打斷朱浩的話,“朱敬道,你這是在講什麽歪門邪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如果連為朝廷效命,都要跟錢財扯上關系,請問你的書讀到哪裏去了?”

朱浩沒想到石珤這麽激動。

他回頭看了余承勛一眼,余承勛正掩嘴偷笑,卻還在用鼓勵的眼神,讓朱浩繼續講下去。

朱浩道:“石學士,做人現實一點好,在下提前便說了,這只是一家之言,可以引人遐思的事情,如果天下間都是君子而無小人的話,那經義又是說給誰聽的呢?”

“你……”

石珤沒想到朱浩除了離經叛道外,還敢跟他直接辯論!

你這小子,有沒有上司和長輩的概念?

有沒有對前輩和師長的尊敬?

老夫好歹是你會試時的主考官,便是你的座師……等等,這小子好像從來沒來拜會過我,壓根兒就沒把我當回事啊。

朱四一拍大腿:“朱翰林這話,比先前提及錢財之事,聽上去有道理多了。人總是要現實一些,雖然只有小人喻於利,但天下間的小人太多了,就算是朝中君子,朝廷不給他們發俸祿,他們照樣要抗議,不是嗎?人要有義之前,得先把肚子填飽!”

石珤簡直想打人。

這對君臣,談論的是什麽事情?

這是把儒家經典當兒戲嗎?

朱浩道:“陛下所言極是,臣也認為,這天下間還是小人多,所以要想讓小人安定,則必須威逼利誘。從法家的角度出發,那就是賞罰分明,這一切都建立在有錢的基礎上。若朝廷沒錢,誰會甘心為陛下賣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