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人才優先(第2/3頁)

朱四插嘴道:“朱浩,我們在渤海灣開船廠之事,進行得怎麽樣了?”作為皇帝,朱四對開礦什麽的不感興趣,他關心的是造船這件事,這跟朱浩從小就對他灌輸“海權論”有關。

朱浩又望向唐寅,讓唐寅來回答。

唐寅知道朱浩這是在給自己出難題,當下道:“陛下,經過半年多時間籌備,現在已在天津衛附近的海灣建立起了船廠,只是現在尚處於試運營期間,最多造一些木楫,一時難以造出大船來。”

“好慢啊。”

朱四對此進度不太滿意。

朱浩問道:“那唐先生,年底前,能造出第一條大船嗎?”

唐寅瞪著朱浩,好似在說,能不能造出來,你不比我清楚?

居然好意思問我?

他有些不耐煩,卻知道朱浩這是在給他創造機會,畢竟他現在大小也算個人物,在宣大總督這種職位廷推中,他唐寅居然都有資格成為候選者,雖然一上來就被人拿下,但好歹說明,他已可以躋身高位。

看起來,工部員外郎這個職位,並不是他仕途的終點。

“若是一切順利的話,年底前便可以造出來,但要看各地木材是否能及時運到,因為南方一些地方正在鬧海盜,若是從海路雲木材,可能會遭遇海盜襲擊,若是走運河,則……有很長的路徑難以運送到位,需要大批人力……”

唐寅做出分析。

朱四問道:“就地取材不行嗎?”

唐寅道:“北方木材多不適合造船,即便能造,才砍伐的木料沒有進行幹燥處理,也無法立即用於造船……而大明自三寶太監七下西洋後,便在南京龍關船廠和蘇州太倉船廠儲存有大量來自閩廣的優質木料,運到北方即可使用。”

“哦。”

朱四恍然,隨即一笑,“唐先生懂得可真多。”

唐寅臉上滿是慚愧之色,這些都是朱浩一點點教他的。

以前他只關心詩詞文章,或者拿起筆作畫,管他是什麽木料?

可現在不一樣了,研究完了煤礦又研究鐵礦,還得捎帶研究硝石、硫磺,而後則是火銃、機械,現在連冶鐵和造船都要關心。

這也是為何唐寅覺得辛苦的原因,光是接觸這些新鮮事物,就讓他一個腦袋兩個大。

朱浩道:“現在我們造的都是木船,等我們的鋼鐵產量提升上來,就要造鐵船,到時配上大炮,征服全世界。”

“好,好。”

朱四很高興。

蔣輪不明所以,問道:“啥是全世界?”

朱四不屑道:“國舅啊,沒事多學些知識,你連世界是什麽都不知道?其實咱所住的地方是個球體,如果船隊一直往東走,最後會從西邊回到大明,而世界上多數地方都是海,海外有很多國家,並不是只有大明和周邊蠻夷。

“如今西邊一些國家正在研究大型船只和火炮,如果我們不能提前準備,先將他們征服,將來他們就會入侵大明!”

“啊?”

蔣輪聽傻了。

這都什麽跟什麽?

新皇從哪兒聽來的這些?

唐寅打量朱浩,他自然知道這都是朱浩教給皇帝的。

從小到大,朱浩都是朱四最親密的先生,朱浩教朱四的時間,比別的先生加起來都要長,朱浩講的內容少部分是四書五經,也有經史子集,但更多卻是這些稀奇古怪的知識。

換作一般人,根本就不會聽這些鬼話,但朱四卻對朱浩非常推崇和信任。

朱浩為朱四所做人生規劃,正一步步實現,若是朱浩所講符合現實,或者已成現實,那朱浩教授的堪稱天方夜譚般的知識,必然也是對的嘍?

由不得朱四不信。

唐寅問道:“以目前看來,若是以鋼鐵制造船只,重量必然不小,而且吃水會非常深,且制造起來……難以制造出太過於巨大的鐵板船身,是不是……”

朱浩道:“唐先生,我們出征海外,最大的問題你知道是什麽嗎?”

唐寅一時被問住了。

“海外那麽多地方,有海島,有暗礁,還有土著人,若是我們的船只太小,或者不堅固,一個暗礁就能讓我們的船只傾覆沉沒,就算帶再多的船去,也架不住這些船只能運個幾千人……你確定這些人手就能把海外那些國家給征服?讓他們世代臣服於我大明?”

朱浩的話,讓唐寅不知怎麽回答。

現在大明內部事務都還沒解決呢,就想派兵遠征海外?

是不是太著急了點?

朱浩對朱四道:“技術方面,別人不能提供,臣會列出來,到時會找來大批工匠進行改造,現在唐先生留在工部,主要任務不在於監督開采礦石和制造什麽,全在於他現在的身份適合發現和招募工匠,未來陛下可以給那些工匠一定的身份和地位,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