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五章 做官不易(第2/2頁)

但若是余承勛也同去……

劉春感覺腦袋一團漿糊。

楊慎見劉春苦思冥想,心裏暗笑,你個老家夥思慮再多,能盤算到家父那地步?你終歸還是沒有入閣的能耐啊。

“那劉學士,沒什麽事的話,在下先告退了,回頭還要去跟懋功交待差事,告辭了。”楊慎見機請離。

劉春點點頭,心中疑惑不解,卻還是放楊慎出去了。

……

……

劉春沒把這件事想明白,當晚便去找孫交問詢。

孫交倒沒覺得怎樣,一臉淡然地讓劉春放心,大概意思是,朱浩那邊由他孫交擔著,絕對不會讓楊廷和把朱浩外放南京。

就算劉春感覺孫交話中有話,但還是沒摸清楚這中間有何蹊蹺。

朱浩這邊就要做好離開京師的準備了。

先得把手頭上的事情都安排妥當,尤其是針對楊廷和的一系列應對舉措,要在他離開後,於朝堂上掀起一場政治風波,而風波的源頭必須要有對楊廷和直接的“打擊”,那就是讓劉春入閣。

貿然去提,從楊廷和到朝中大臣,必然不會同意。

如此就得換個方式……

等小皇帝跟楊廷和因為劉春入閣之事進行博弈,那時他朱浩人已往南京去了,甚至已抵達南京,朱四若在朝中表現出足夠高的施政水平,那楊廷和就不會去想他朱浩是否暗中相助的問題。

劉春入閣之事確定後,西北戰局可能就要發生變化,然後就是秋糧入庫,戶部錢糧倉儲調度博弈一開,朱浩就可以徹底“洗白”自己了。

這兩天朱浩比較忙,沒去見婁素珍。

臨行前,唐寅過來知會,說婁素珍想跟他見上一面。

朱浩有些莫名求秒,難道婁素珍想問問他有關歐陽菲的事?

及早把二人婚事定下來?

畢竟這次去南方,歐陽菲也會跟著,只是二人不會同行,這是為避免被人察覺端倪,等到南京後,朱浩才會跟歐陽菲以及麾下商貿體系的人見面。

臨出發前一天,也就是八月二十二,朱浩去見了婁素珍。

婁素珍上來先問詢朱浩正在調查的朝鮮使節案。

“哦,現在已經抓到四名刺客,交代都是朝鮮人氏,屬於朝鮮內部黨派傾軋,這些事朝廷日後便會公布出來,至於是否將刺客交給朝鮮國王,事情還沒定下來。”朱浩道。

婁素珍笑道:“公子真是神機妙算,這些都能被您提前預測到?現在民間對您的事,越傳越邪乎,很多人說您有窺測天機的大神通,連書場的說書人,都在拿這件事抓哏。”

朱浩一臉無所謂:“言多必失,你看我這不就說錯話了,被派到南京去辦案?唉!做官不易啊……”

婁素珍道:“妾身想請求公子,到南京後……幫忙調查一下婁家人的情況。”

果然是有所求。

朱浩明白,現在婁素珍人在京城,外界很多事都難知曉,寧王府舊人別指望了,隨便跟朱宸濠有牽扯的,必然都已死或發配,婁家人也因為寧王之事輾轉流落各地,多數人已不在江西原籍。

“嗯。”

朱浩點頭。

其實之前,朱浩已將很多消息帶給婁素珍,但婁素珍不知足,想知道有關父母兄弟的情況。

婁素珍一臉哀容,感激地道:“公子拯救妾身一命,妾身無以為報,如今還要麻煩公子……”

“夫人這是說哪裏話?大家都是朋友,再說了,這不是唐先生……”

本來朱浩想把功勞往唐寅身上歸,但見到婁素珍不以為然的神色,便知道有些謊話說了也白說。

婁素珍不是傻子,唐寅也不是貪圖功名利祿之人,有些事根本瞞不了多久,現在婁素珍早就知道當初發生的一切,那自己幹嘛還去幫唐寅那老小子?自己的事自己解決,你自個兒爭取不來,讓一個晚輩幫你?

要臉不?

婁素珍神色陰轉晴,望著窗戶外面秋色如波,道:“公子,妾身還有一件事想問問,不知是否冒昧。”

“啊!?”

朱浩沒想到婁素珍也有這般扭捏的時候,笑了笑道:“但問無妨。”

婁素珍道:“先前城內流傳《臨江仙》,就是滾滾長江東逝水那首,可是公子所作?”

“嗯!?”

朱浩疑惑不解,“這小道消息夫人是從哪裏打聽來的?”

婁素珍回頭望向朱浩:“難道不是公子所作?”

朱浩道:“不過是當初楊用修讓我作首詞,說要幫我揚名,於是我便將興王府時一首舊作充數,沒想到現在流傳開了,卻沒人幫我揚名。這種事,順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