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非一般的信任(第2/2頁)

朱四拿過來一看,笑道:“還是朱浩深謀遠慮,身處千裏之外,卻知道現在京城正發生什麽。”

張佐很好奇,先前編譯內容時,他就在琢磨,朱浩好像什麽都沒說,就這樣陛下都覺得朱浩運籌帷幄?

朱四道:“你看,朱浩提到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保臧鳳,因為朕今天態度溫和,就連姓楊的他們都沒出言質疑和反對,如此就讓臧鳳避免陷入危機,以後用他的時候,他一定會感恩戴德,如此等於是為朕收了一員大將。”

張佐苦笑。

人都被卸職了,還大將呢?

就算臧鳳現在從法理上來說沒罪,可以繼續當侍郎級別的京官,但要放到什麽位置上?敢保他回朝後,不會再被楊廷和擺一道徹底斷了仕途?

再說了,西北虛報瞞報戰功之事,到現在還沒塵埃落定呢,文官派系必定會繼續糾纏不放。

張佐道:“陛下,您看,現在是否要及早把朱先生調回來?”

“不急。”

朱四道,“朱浩說了,他要在南京,幫朕把局勢給穩住,朕給了他一道禦旨,讓他可以便宜行事。”

“啊?”

張佐大驚失色。

這件事,張佐對此全不知情。

照理說皇帝要下禦旨,必須要由翰林院進行起草,再經過內閣和文官推敲,確定沒問題後,才能執行。

但現在皇帝卻跳過文官系統直接對朱浩下密詔……

從法理上來說,這密詔合法但不合情,若是密詔執行的地點是在京城,楊廷和非把執行人的腿給敲斷不可……

但若是這道密詔放在南京的話……

南京本來就是山高皇帝遠的地方,皇帝的旨意淩駕於地方官政體系之上,或許真能收取奇效。

張佐問道:“那陛下,您讓朱先生他……”

朱四笑道:“朕讓朱浩去見南京守備魏國公徐鵬舉,朕就是想問問他,若是政令下達,朕跟姓楊的態度不一致,他會聽誰的。”

“這……”

張佐本想說,還用得著問嗎?

在皇帝使節面前,徐鵬舉一定會說聽皇帝的,再或者義正言辭說是聽朝廷的……等等……

張佐隨即意識到。

這份密詔若是放在一般人手上,所起到的效用必然也就那麽回事,可要是在朱浩手上的話……

以張佐對朱浩的了解,既然朱浩挑唆皇帝下這樣一道密詔,還由他親自帶去江南,所能起到的效用,可能就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

或許在南京會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而且朱浩說了,現在雖然渤海船廠還沒造出大船,但普通船只,已經足夠南方平海盜,連武器什麽的都已經開始鑄造,而且是通過南京戶部大批量往南方運送,現在唯一欠缺的,就是兵馬了。”朱四道。

張佐一怔。

有船,有兵器,還有糧草輜重,卻沒有兵?

那不跟什麽都沒有一樣嗎?

張佐試探地問道:“所以陛下讓朱先生到南方,是為了解決兵員問題?”

“募兵。”朱四道。

張佐這才知道,朱浩不單純是出京去避嫌,什麽楊廷和的猜忌,對朱浩真有那麽重要嗎?朱浩這是去南方翻天了啊!

若是朱浩有了募兵的權力,那朱浩不會以這樣一支兵馬造反嗎?這還遵循了大明朝廷的規矩嗎?

被文官知道,後果不容輕視啊。

朱四道:“朕知道你在擔憂什麽,若是讓朱浩親自來做,必然是不行,就需要南京守備去做,或者說……朱浩會掂量情況,把募兵的事做得既隱秘又合情合理。組建兵馬後,再由這支兵馬負責維持海疆安穩,這支兵馬直屬於朕,不聽命於任何人……具體由他自行決定。讓朱浩去,朕放心。”

張佐心說,是放心,朱浩一個人就頂得上一支軍隊了。

給了他禦旨,讓他到了天高皇帝遠的地方,那真是天高任鳥飛,就怕朱浩的心拉不住。

“朕要給他寫一封回信,讓他能及早把事辦好……去,把密碼本拿來。”朱四示意張佐幫拿東西,“朕現在擔心的反而不是東南海防,而是宣大,其實朱浩不在京城,朕放心不下啊。”

張佐有點想哭的感覺。

先前還說不用著急把人召回來,一扭頭……

原來陛下您也會著急啊?

宣大連著京城,若真是京城出事,朱浩人在江南……難道給你再開個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