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玩火,我是專業的(第2/2頁)

“哦。”

蔣輪似懂非懂。

就在此時,外面傳來呼喝聲:“怎麽這麽大的事,也不早點通知我?”

蔣輪和張延齡來得已經算夠晚了,還有比他們來得更晚的,卻是監軍太監張永。

等張永進來,也是一身酒氣。

唐寅看了不免頭疼。

要說喝酒……誰能比得過我唐某人?不知道我詩畫雙絕的名聲怎麽來的?那全是靠喝酒喝出來的!

只有酩酊大醉時,才能文思如泉湧,下筆如生花……

可現在我連口酒都沒喝呢,你們一個個沒事就出去花天酒地,有沒有顧慮過我這個老酒鬼的感受?

“張公公,先前已派人通知,得知你不在府上,只得讓人去找,就沒等你了……先談最新軍報吧。”

唐寅過去對張永道。

張永見到唐寅,臉上的神色瞬間改換,笑眯眯道:“唐先生說哪裏話?是咱家有點私事……不打緊,先前咱家去巡視軍營,挑選將才……說到哪兒了?”

一身酒氣,挑選將才?

唐寅懶得理會張永說什麽。

……

……

又將當下軍情大概一說。

張永算是比較有經驗的,當即便提議:“咱就固守關門,令韃靼人不得叩內關便可。”

西北規矩,遇敵先自罰三杯,讓敵在我境內掠奪,只要不破堡壘,等韃靼人撤了,再出去收拾殘局,殺個把人報個軍功說是敵軍被殺退就行。

但這次,唐寅明顯有不同的看法。

唐寅道:“目前來看,襲向我居庸關的韃靼騎兵數量少則三千,多不過五千,看似普通的襲擾掠奪人馬,但比普通人馬數量又多了很多。”

張永點點頭:“是這麽回事,若韃子來襲擾的話,都是打亂建制,一路人馬不過數百,少有過千的情況。”

這觀點,連李鏜都認同。

別的不說,張永在軍中多年,對於西北的情況可說了如指掌,當年應州大捷,張永可是出過力,建過大功的,不然光靠朱厚照?

或許皇帝都被敵人擄劫去了!

唐寅道:“所以我認為,此番韃靼人的意圖,定不是為來劫掠。”

“啥意思?”蔣輪在旁邊問道,“不是來劫掠的,難道是來攻城的?三五千人馬,少了點吧?”

李鏜很自信:“目前得知的情況,韃子只是從白羊口進來的騎兵,沒有攜帶攻城輜重,除非我們主動出擊,否則韃子絕無攻克我關隘的可能!”

張永點頭。

這倒是有理。

要攻大明的城塞,韃靼人算是非常有經驗的了,不然白羊口怎麽失陷的?靠騎兵就能把關口攻陷並摧毀?

必然要有攻城部隊,而且出兵的數量通常要超過萬人,甚至是數萬。

只派幾千騎兵,長驅直入進到大明腹地,想攻城那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來多少人都屬白搭。

唐寅道:“若是韃靼人的目標,是要攻取宣府鎮周邊重要關塞,而以這批騎兵來作為牽制和阻斷我朝援軍之用呢?”

當他說出這番話,張永神色明顯有些凝滯。

李鏜則很堅定:“不可能,宣府鎮周邊兵馬眾多,關口更是非常險要,沒個十萬八萬的韃子,根本別想叩關。”

張永則沒有糾結於韃靼人的戰略意圖,反而關心起了唐寅的想法,當下問道:“那唐先生之意……”

唐寅道:“從各方所獲取的情報來看,我所說的事,有四五成的可能變成現實……若是我們繼續按照以往應對韃靼人的戰略,固守內三關,等候韃靼人自行撤去,那我大明的關口將失去援軍,到時我們再馳援,恐怕就來不及了。”

張永苦笑道:“唐先生不會是想帶兵,跟韃靼人拼了吧?這……使不得啊!”

李鏜也大吃一驚:“不守關口,去跟敵人硬拼?”

唐寅道:“我是這麽想的,直接派兵去跟韃靼人正面交戰,獲勝的機會不大……”

知道不大還想出擊?

這次連蔣輪的酒都好像醒了。

唐寅這是要玩火?

“但若是我們出擊一部分人馬,誘敵深入,把韃靼人馬吸引到我居庸關一線,等他們安營紮寨後,我們便有機會破敵……”唐寅道。

張永苦笑道:“韃靼人沒來,我們還要主動把他們誘來?這……這算怎麽個說法?唐先生,咱來西北的任務,就是節制內三關,保證內三關不出事便可……咱可不能亂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