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很天真(第2/3頁)

楊廷和沒有去打開奏報,因為不用看,他就知道裏面說了什麽。

楊廷和道:“所以說,陛下認為,如今宣大地方軍務混亂,需要陛下親自派出人接管,而不是讓總制宣大的陳九疇來統攬大局,是嗎?”

“閣老怎會如此想?朕不都說得很清楚嗎?唐寅所部人馬,並不會直接殺到宣府鎮,其實現在韃靼人已收到風聲,估計這兩日,前方就會有交兵的情報傳來,閣老為何不能聽朕的解釋呢?”朱四道。

楊廷和冷冷問道:“那陛下可知,如今西北為何會淪落到這般風聲鶴唳的田地?”

朱四道:“不是因為先皇時,在西北用兵過頻的緣故?此乃奸佞亂國所致……”

“那陛下現在作為,除了沒有親自往西北外,與先皇時有何區別?”

楊廷和以嚴肅的口吻教訓朱四。

朱四一聽就不樂意了。

君臣間瞬間又變成劍拔弩張的緊張狀態。

張佐急忙勸和:“楊閣老,其實陛下也是為西北安定著想。”

楊廷和好整以暇道:“西北軍務,在於一個守字。自大明開國,擅啟刀兵者皆未有好下場,陛下若是了解歷史,應該很清楚臣並非口出誑語,若僅因唐寅乃興府潛邸中人,陛下便要如此偏袒和包庇,那以後九邊督撫皆擅自下令出兵,只怕西北軍政會比現在更加混亂。”

“哼哼。”

朱四既像是在冷笑,又像是在嘲諷。

最初朱四還好聲好氣跟楊廷和解釋,現在看來,完全就是做無用功。

君臣間矛盾已種下。

朱四道:“楊閣老,朕很清楚西北危局是如何形成的,朕最近一直都在研究前方軍情奏報,並做了詳細的整理……這兒朕準備了一份給楊閣老,若是楊閣老不想看的話……朕就命令你看看!

“若說韃靼人真的去進攻宣府……朕說的是假如……哪怕這種假設在楊閣老和諸位臣工看來,只有一兩成機會,就問楊閣老,宣府鎮失去的話,居庸關守得住嗎?”

這次朱四直接把一份總結出來的書折,丟給楊廷和。

楊廷和沒有伸手去接。

所以書折直接落在楊廷和面前的地上。

張佐急忙過去撿起來,點頭哈腰遞給楊廷和。

楊廷和心中憤怒至極,但終歸還是接了過去。

“楊閣老,希望不要因為你對唐寅的偏見,或是覺得他只是個舉人或者怎樣,而失去理性的判斷,朕希望你們能通力合作……楊閣老擔心唐寅會趁機竊取宣府鎮軍權,現在朕明確無誤告訴你,唐寅所部兵馬不會進宣府鎮,出去繞一圈就回居庸關,但這些話朕不想在朝堂上說,因為朕怕消息外泄,韃靼人不肯再上當!朝堂上不議出兵細節,這規矩還是楊閣老跟朕一再強調的!”

雖然在楊廷和看來,朱四剛愎自用,但有一點卻無可否認,那就是到目前為止,朱四還在跟他講理。

或者說皇帝一直都在努力說服臣子。

楊廷和心中很氣憤,但其實這件事他也不是不可接受。

若如皇帝所言,唐寅只是派兵去當誘餌,把韃靼分散在宣大各處的散兵集結起來,匯聚到居庸關城下,的確沒有違背以居庸關作為抵禦外敵入侵的既定戰略,只不過玩了點花招而已。

可如何能保證出擊的人馬能平安撤回?

又如何保證能把韃靼人吸引過來?

就算韃靼人真陳兵於居庸關下,怎麽才能做到克敵制勝呢?

小皇帝跟唐寅此舉跟紙上談兵有何區別?

朱四道:“朕這裏還有一些有關新式軍械的奏報,那是唐先生在幾年前,於安陸破賊營……就是對付自江贛進入湖廣境內劫掠的成群盜賊的先例,不過是簡單之物,便可炸得敵軍人仰馬翻……此番制勝,也必須要制造一個便於使用新式軍械的先決條件。具體內容,也在朕給楊閣老所列報告中。”

楊廷和根本聽不進去這些話。

他現在已認準小皇帝和唐寅是在亂來,那無論朱四如何解釋,在他聽來都很天真。

安陸剿滅一群賊寇,就敢自稱帶過兵上過陣?

怕是沒見過韃靼人的驍勇善戰吧?

馬背上的韃靼人,幾乎是無敵的,三千可當一萬用,怕是唐寅派出的兵馬,出城塞不久就全軍覆沒了。

“楊閣老,你還有什麽意見嗎?”

朱四一直都是自話自說,最後不得不以請示的口吻問道。

楊廷和道:“老臣告退。”

懶得說。

也就不說。

皇帝已武斷決定出兵之事,那他楊廷和還能說什麽?

難道去跟張太後商量廢立君王之事?

不管怎麽說,先保證西北別出大的亂子就好,唐寅再無能,總歸居庸關地勢還是很險要,留守個幾千人馬,在韃靼人缺少攻城器械的情況下,大概不會出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