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戰略意圖已達到(第2/2頁)

各路韃靼騎兵匯集,大概有三四千騎兵的樣子,可能數量還要少一點,直接追著大明的騎兵,一路把大明騎兵逼回居庸關內,而韃靼騎兵也順勢殺到了居庸關前。

在這場誘敵深入的戰事中,大明折損軍將四五十人。

主要是居庸關的守軍不適合打這種遊擊戰,明知遇敵要撤,大明騎兵還是有掉隊的或者迷路的,然後……

戰報傳到京城。

這下可給了那些大臣們做文章的空間。

戰報傳來,第二天一早,朱四遲遲沒有現身,眾大臣好像炸鍋一樣,一個個義憤填膺指責皇帝不作為。

“諸位臣僚……”

張佐出現在朝堂上,以和善的口吻對在場眾人宣布,“陛下躬體有恙,請諸位先行回去,今日先休朝一日。”

刑部尚書林俊疾步上前,指著張佐道:“是陛下不敢出來見臣等吧?”

張佐大驚失色:“林……林部堂,您這是什麽話?陛下真的是躬體有恙,別的……可不能亂說啊。”

大不敬都不敬到一定的境界了,居然敢指著司禮監掌印太監指責皇帝?

是欺負我張佐好說話?

還是欺負皇帝沒脾氣?

“不行,我等今日非要面聖不可,西北重要軍情,非今日陳述不可!還請通傳!”林俊不依不饒。

“這……”

張佐望著楊廷和,“楊閣老,陛下說了,您是知曉內情的,此時應該由您出來說兩句……以您的能力,應該可以輕松收拾局面,就看您願不願意了。”

楊廷和微微皺眉。

我知道內情?

對了。

皇帝是在我面前說過,唐寅出兵的目的,僅僅是誘敵深入,雖然折損了人馬,但誘敵深入的計策其實是成功的,出兵三千,回來兩千九百五……這損失完全在可控範圍內,沒有全軍覆沒,還把韃靼騎兵的主力成功吸引到了居庸關下……

楊廷和作為內閣首輔,這時候本來就應該出來主持大局。

但就在他要說什麽時,蔣冕和毛紀各自拉了他一把。

雖然蔣冕和毛紀不清楚內情,但他們有一點看明白了。

皇帝現在正在被憤怒的大臣指責……

咱不是要教訓皇帝嗎?咱的目的達到了啊!為何要幫小皇帝維持場面?讓大臣們維持這種憤怒,不好嗎?

楊廷和看明白了蔣冕和毛紀的意思,所以直接袖手旁觀,對張佐的話不加理睬。

……

……

張佐沒辦法,只能回去通稟朱四。

而此時的朱四,正在乾清宮內跟黃錦敘話,而黃錦帶來的正是居庸關內最新消息,唐寅是以飛馬直接傳信京師,卻不走通政使司、內閣的路線,而是直接匯報給東廠,由東廠直接上報皇帝。

“……陛下。”

張佐一臉為難出現在朱四面前。

朱四擡頭看了他一眼:“怎麽,那些大臣不肯走,是吧?”

張佐低下頭:“是。”

朱四冷笑道:“姓楊的也不肯出面是嗎?他這是誠心要看朕的笑話!都跟他說了,這是誘敵深入,他不知道戰略意圖已經達成了嗎?”

張佐嘆道:“或許楊閣老是覺得,出兵有折損,有違誘敵本意。”

“打仗還有不死人的?”朱四憤而起身,差點要拍桌子,“朕終於知道那位皇兄是怎麽死的了,就是被這群人活活氣死的!沒事就喜歡找朕的麻煩,都是誰把他們慣出來的毛病?朕真是……”

“陛下息怒。”

張佐急忙道。

朱四扁扁嘴:“朕不能跟這群人置氣,他們段位太低了……哦對了,繼續說!”

黃錦道:“……眼下韃靼人已在居庸關外列陣,叫囂讓我兵馬出戰!唐制台已布置好了夜襲,只等敵軍松懈之後,或許今夜就可以發動突襲,即便不能殺傷多少狄夷,也能令其退兵!”

“好!”

朱四精神抖擻,“天時地利人和,現在天時地利都有了,人和不和也沒關系了!反正這場仗,也不是讓朝堂那群老頑固去拼命,他們有意見讓他們幹著急去!快馬傳信給唐先生,讓他自行決斷便可。”

黃錦又道:“陛下,唐制台還請示,若是今夜夜襲後,韃靼人馬撤退,我軍兵馬是否追擊?”

因為戰略意圖已達到,唐寅明白,只要來個“空中轟炸”,韃靼人在被炸懵的情況下,退兵是十有八九的事情。

現在問題是,要不要追擊。

這是可能出現轉折的選擇。

朱四道:“讓唐先生看著辦吧……若是他覺得適合出擊,那就沖殺出去,把面子給朕打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