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孫老頭的樂趣(第2/2頁)

孫交好似聽天書一般,目光轉向朱浩桌上白紙上繪制的東西。

“這就是你捯飭的玩意兒?”

孫交挺感興趣。

“是。”

朱浩重重點頭。

孫交問道:“你先前去西山,就是在忙這個吧?銀子從哪兒來?要造這東西,沒個幾萬兩銀子,打得住嗎?”

朱浩道:“孫老,不是幾萬兩銀子的問題,若只需要幾萬兩銀子的話……您看我這府上,從倉庫裏隨便騰挪點東西,或就有幾萬兩……這可不是貪贓枉法所得,我家做生意的,本來就有這錢。”

孫交白了朱浩一眼:“沒說你貪贓枉法,再說了,你都沒在職,哪兒來的機會枉法?”

朱浩笑道:“還真不是,想要貪贓枉法,一年下來我經手的銀子就有幾十萬乃至上百萬兩……”

孫交聽了心裏很不舒服。

他知道在戶部、內府外,還有個小衙門,專門為皇帝籌措錢財,讓小皇帝可以脫離戶部的情況下運轉自如,皇帝因此而有錢置辦一些軍需,而這個小衙門不用說,都在朱浩掌控下。

作為戶部尚書,看著別人在背後搞鬼,就算明知那些銀子不該歸戶部管,他孫交還是一陣揪心。

“孫老,你不是來問我這個的吧?還有別的事嗎?”

朱浩笑著問道。

孫交道:“宣大那邊,聽說年後,朝廷已在討論,將總制三邊軍務和總制宣大軍務的職位給裁撤了,你知曉吧?”

“嗯。”朱浩點頭。

楊廷和先前同意讓臧鳳回去當宣大總督,不就是為年後撤換宣大總督職務而做準備?

三邊總督李鉞,嚴格來說,不能算楊廷和的門人,只是李鉞上任三邊後,多任用彭澤舊部。

邊軍體系中,現在兩個總督都不是楊廷和或是彭澤一手帶出來的,但他們麾下的多數將領和官員,都跟彭澤有關,說現在西北是彭澤的地盤,絲毫不為過。

孫交嘆道:“既然你知道,應該適當做出反應吧?老夫怕你再整出一些地動山搖的事。”

朱浩道:“我沒什麽反應,撤就撤了吧,反正以後還會再安排的。”

“啥意思?”

孫交瞪著女婿。

先前費了那麽大的勁,才把唐寅安排到宣大總督位置上,現在卻連同剛官復原職的臧鳳一並裁撤掉,你居然如此淡然覺得沒事?

那你先前可勁兒搗鼓幹嘛?

朱浩道:“西北問題的根源,在於是否有戰事,唐先生那一戰,看起來不起眼,卻讓韃靼內部產生分化。一兩年內,韃靼人都要考慮一下劫掠大明的後果……”

“什麽後果?”

孫交皺眉,“你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吧?韃靼人會如你所願?”

朱浩搖頭:“不是他們是否願意聽我的,或是按照我的意思行事,是他們自己也沒搞清楚居庸關那一戰是怎麽輸的,他們連我們的門路都沒摸清,會貿然再發起新的戰事?就算韃靼上層想這麽幹,或是那些大部落想這麽幹,下面那些小部落,願意在不清楚大明真正實力的情況下再來送人頭?”

“呃……”

孫交啞然。

“再說了,韃靼人的目的,本來就不是攻占京師,他們是來劫掠財貨的,付出和收益要成正比,他們才肯來,若不成比例……來了就要虧損人員和馬匹,他們為什麽要做這種虧本買賣?”

朱浩好一通分析。

孫交很想說,你當這是做生意呢?

還能整出虧本買賣來?

但朱浩的話,仔細一琢磨還真有道理。

再者說了,孫交看出來了,唐寅就是個沖鋒陷陣的棋子,真正策劃和謀算的人是眼前這個年輕的女婿,既然在朱浩策劃下,居庸關取得大捷,那朱浩才是最有資格說這話的人。

“唐先生人在京師,因為黨爭的緣故,不能任差,若西北再出戰事,唐先生隨時能頂上去……估計韃靼人不會犯傻吧。”朱浩笑道。

孫交有些郁悶。

聽這意思,唐寅倒像是大明的軍神,留在京城的目的,是當門神讓韃靼的魑魅魍魎不敢進犯?

孫交心想,看唐寅那模樣,怎麽都不像個能守得住關口的家夥。

“孫老,這麽說吧,如今楊閣老在朝一天,誰在西北總制軍政事務,都要受其限制,結果都一樣。先前鬧出大動靜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楊閣老知道,這西北局勢,不是沒了他和彭尚書就不行。

“既然已經向他們證明過實力,剩下誰當誰不當總制,就不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