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五章 凡事爭一半(第2/2頁)

“切!”

朱四一臉不屑之色,“朕有敬道在,需要這種小角色做事?給他個大理寺少卿,算是對天下人有個交待,讓別人都知道,願意出頭為朕做事之人,朕一定不會薄待,至於他的能耐……再怎麽高,能跟敬道相提並論嗎?”

張佐被問住了。

其實從張佐的角度來說,並不希望看到皇帝身邊一家獨大。

難得張璁當初因挑起大禮議,在士子中有一定的名望,在官場也有了一定積累,可以委命到重要的職位為皇帝做事,但現在看起來……張璁在皇帝心目中,僅僅是個做了事可以給其一點獎賞的跑腿,根本無法往決策層發展。

對皇帝來說,好像有了朱浩這一個軍師,就容不下別人。

朱四道:“讓他去南京,也是避免姓楊的離開朝堂前,讓朕跟內閣那群人起正面沖突,在用人上,朕只需要爭一半。”

張佐好奇問道:“何為……爭一半?”

朱四笑道:“就是只為這些人爭取留在朝堂,未來為朕做事的資格,而不去爭讓他們留在朕身邊……這點在唐先生還有張璁身上都體現出來,就連敬道,也是秉承這個原則,你不覺得嗎?”

“呃……”

張佐想了想,還真是這樣。

大概意思,就是先任由楊廷和把皇帝身邊羽翼都給剪除掉,一切都順從楊廷和之意,這樣其離開朝堂時,覺得已“完成任務”,順利掃除了皇帝任用“奸佞”的渠道,但又不令皇帝身邊人真的傷筋動骨,保留了未來繼續為皇帝效命的資格。

“你也要小心一點了。”

朱四突然對張佐說了一句。

張佐一臉懵逼,我小心?

小心什麽?

朱四道:“敬道說,只怕內閣下一步要針對的人就是你,他們找不到朕身邊到底是誰出謀劃策,一定會懷疑到你和跟隨朕入宮這些內官身上,一定會想辦法制約你們的權力。”

“是。”

張佐應了一聲,卻不明白,內閣想制約司禮監?

怎麽個制約法?

就算司禮監不算是內閣的上級,至少也是平級,一個是外臣一個是內官,這也能互相制約?

朱四繼續道:“以敬道估計,最近恐怕朝臣會紛紛參劾朕身邊人,包括你跟黃錦,在朕登基後,對興王府舊人缺少管束,就怕他們在民間犯事……

“也不一定是主動惹是生非,哪怕只是朕多賜給了他們一些田宅,也會遭人非議,更別說其中還有些言官會沒事找事,總之最近一定要嚴格要求興王府出身的人,不能給姓楊的話柄。”

“是。”

張佐這才明白過來。

原來是這麽個制約法。

靠言官來上奏,即便皇帝不會按照言官的意思去懲罰身邊人,但也會因言官的上奏而令興王府出身的人名譽掃地,到時這些人在朝的聲望大幅降低,此消彼長之下就是內閣占據輿論主導權。

張佐心中隱隱有些後怕,暗忖,最近興王府出身的官員,的確行事愈發過分,或是因為都覺得陛下已坐穩江山,做起事情便肆無忌憚,殊不知這是文官集團故意放任為之,就為了令王府的人掉以輕心後,再接連上奏,達到一擊而令王府中人一蹶不振之目的。

看來還是朱小先生深謀遠慮,連這點都看明白了,又不好直接勸諫陛下規範我等,只好以這種方式委婉提醒。

“敬道明早就要走了,朕準備今晚出宮,去跟敬道喝上兩杯,為他餞行,早早安排吧。”朱四笑道。

“是。”

張佐恭敬行禮,隨即領命而去。

……

……

朱浩要離開京城。

楊慎在他走之前,又召喚相見,地方是在東單牌樓附近一個茶樓,這次沒叫余承勛等人作陪,乃單獨跟朱浩會面,耳提面命一番。

“……有些事,明面上不好說,只能私下來講,你到永平府後,不要循規蹈矩,畢竟那邊陛下布置了錦衣衛,你不用擔心把事情鬧大,要記住,朝中有人為你撐腰,無論你做出什麽事,只要不出人命……哪怕真鬧出了人命,只要你沒牽扯太深,都不會影響你仕途……”

楊慎這番話,有點挑唆朱浩到永平府後跟礦場的人火拼的意味。

以楊慎的口氣,錦衣衛怕個球?

真鬧起來,那也是錦衣衛跟地方官府因民利而大動幹戈,若傷及人命,看你們錦衣衛怎麽在永平府開礦!

哼,到時候天下士人的唾沫星子會逼得你們夾著尾巴逃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