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最後一次坐下來交談(第2/2頁)

說著,朱浩把自己寫好的上奏,交給楊慎過目。

楊慎看完,內容自然令他無比滿意,但他卻有幾分遲疑,道:“不如等此事,讓我告知家父後,再行定奪。”

朱浩苦笑道:“趁著錦衣衛沒將我扣押前,這份上奏或有效,若是真被那位永平衛指揮僉事指正並把我給卷進去,那時再說什麽都徒勞了。用修兄,這次很可能是你我最後一次坐下來談事,下一次見面,指不定什麽時候了。”

楊慎想了想,朱浩的話非常有道理。

若是想讓朱浩背黑鍋,就必須趁早,不然錦衣衛隨時可能把朱浩拿下,或者朝堂上皇帝就拿這件事做文章,一切將無法挽回。

楊慎道:“你放寬心,就算你真的卷入此事,家父也可保你。”

又是這種空口說白話般的許諾,聽著讓人心裏溫暖,實際上屁用沒有那種。

朱浩這次沒有給楊慎留面子,笑著搖頭:“無需楊閣老保我,最好楊閣老對我的事一概不過問,否則錦衣衛真可能會對我趕盡殺絕!”

事情源自皇帝跟楊廷和的君臣之爭,我要是栽了,楊廷和不給我說情還好,若真給我說情,那就是把我往火坑裏推,所以你們還是饒了我,別為我出面,我還想多活兩天呢。

楊慎聽了心裏不是個滋味,或許朱浩真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準備,所以才會這麽直截了當告訴他,不想加入他們這邊,也不想卷入君臣派系之爭。

“嗯。”

楊慎只能勉強點點頭,卻不知該說點什麽好。

……

……

楊慎離開時,看到知府衙門外,一些來歷不明的人等候在那兒。

人越來越多。

楊慎感覺到,可能朱浩的預感是對的,要是此刻他手裏握著的朱浩的上奏不發,那過了今晚,很可能就再也沒機會了。

看到這些人,楊慎愈發篤定,李鏜就在錦衣衛手裏,很可能李鏜已經招供了一些事,至少現在把朱浩牽扯進來了。

楊慎加緊步伐,倒不是說他怕事,只是他覺得,自己應該“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別人能卷進去,他楊慎卻必須置身事外,如同去年讓朱浩去聯名上奏,他自個兒卻隔岸觀火一樣。

但其實……這也是一種怯弱,楊慎內心努力為自己找的托詞,讓心裏好受些,避免良心上的譴責。

這些人的確是錦衣衛,其實他們是盯著楊慎的行動繼續下一步計劃,楊慎走後,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駱安親自入內,名義上是來捉拿罪臣朱浩。

“你們是何人?為何闖入公門?”

府衙推官牟大志,這時忠心護主,沖出來大聲吆喝。

跟隨錦衣衛進來的衙差,趕緊過去通報:“牟大人,他們是錦衣衛,說是來找知府大人問話,咱們可招惹不起。”

“錦衣衛?錦衣衛就怕了?永平府什麽都缺,唯獨不缺錦衣衛,先前開礦的時候,你們都沒見過嗎?”

牟大志還挺硬氣。

他覺得,現在礦場是知府衙門來管,或許錦衣衛是故意上門來找茬呢?

這位朱知府背後有戶部尚書和內閣首輔撐腰,怕個球?

駱安道:“本人乃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你是本地的推官?來人,拿下!”

“你們……”

牟大志沒想到,這些人說是來找朱浩,卻連他這個知府推官都照抓不誤。

還沒等牟大志出言抗議,他整個人已經被雙手反剪臉貼地按在地上。

隨後一群錦衣衛沖進知府衙門後衙,將朱浩“捉拿歸案”。

……

……

當錦衣衛將知府衙門內幾人押解出來的時候,府衙門前已有人圍觀。

堂堂府尊被人拿下,這事鬧得挺大,平民百姓最喜歡看這種公門中人“狗咬狗”的好戲。

蔣山同原本帶人回府衙,見到這一幕,直接貓著頭躲進人堆裏,讓扈從趕緊找來一件衣服披在身上,把身上的官服給遮住。

“怎麽回事?”

“聽說新知府犯了事,被朝廷問罪了。”

“一到地方上就組織開礦,肯定是個作奸犯科的贓官,拿得好!”

“好!”

人群鬧哄哄為錦衣衛的抓捕行動叫好。

蔣山同在旁聽了,罵罵咧咧:“你們這群瓜娃子知道個蛋!”

“大人,咱怎麽辦?”扈從問道。

“趕緊找個地方安頓下來,這知府衙門是回不去了,現在這官真不好當,連首輔都壓不住當朝那位真命天子!可能咱投錯了陣營……不是你們,是老子!”

蔣山同現在開始懊悔為楊廷和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