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二章 欠債還錢(第2/2頁)

金獻民大概在說民間的規矩。

東西是公家的,不管拿走的人是有意還是無意,都是犯罪。

但若東西是私人的,事發之後事主有權力決定追究與否,或者說如何追究,民間也有相關的案例,大概就是若小偷沒做出什麽太過分的舉動,事主有權原諒,只讓其將東西歸還便可。

朱四道:“那好,朕就讓懷柔伯賠償四萬兩銀子,諸位卿家有何意見?”

皇帝說到這裏,擺明就是要讓施瓚傾家蕩產。

蔣冕實在聽不下去了,眼見楊廷和不好出面,趕緊挺身而出,仗義執言道:“陛下,此事尚有諸多疑點,朝廷應當派人到地方詳查,也應將涉案之人交由刑部,交三法司審問,以盡快找到遺失之物。”

朱四冷笑道:“找?現在東西丟了,肯定要找,但要找到什麽時候?一天找不到,這損失就讓朕和朝廷來承擔?蔣閣老,你的處事原則,就是發生了事情,把事情無限期拖延下去?難道不能讓懷柔伯一邊賠償,一邊派人去找?若真找到了,大不了朕還給他就是!”

蔣冕急忙道:“臣並無此意。”

朱四喝斥道:“你就不該站出來,朕算是格外開恩,不追究懷柔伯越權和貪贓枉法之罪,只讓他將這批生鐵折價賠償,難道這不合理?至於李鏜,朕也不想太過追究,畢竟他也是聽命行事。

“朕就想知道,懷柔伯和李鏜二人,為何要做這件事?以他們的身份,有必要這麽跟朕過不去?”

此時工部尚書趙璜出列道:“陛下,懷柔伯與永平府開礦之事毫無關聯,若真是他下令讓地方衛所幫忙調運,那他的初衷,或就是要將這批生鐵據為己有。”

朱四道:“你們聽聽,工部總算說了一句中肯的話,為什麽這簡單的道理,有些人就想不明白呢?”

楊廷和一忍再忍,幾次都想站出來打斷皇帝,或者說是要壓制一下皇帝的囂張氣焰,但到最後,他都忍住了。

可明眼人都看出來,楊廷和氣得不輕。

朱四道:“朕本來打算,要當著諸位的面,好好提審一下懷柔伯和李鏜,現在既然都把話說到這份兒上了,你們覺得還有此必要嗎?”

沒人說話。

連一向脾氣火爆的刑部尚書林俊,這次也選擇了隔岸觀火。

因為到現在,林俊也不知道文官應該保持怎樣的態度。

看起來……只是懷柔伯和李鏜兩個都督府體系的武官被追責,這跟文官有關系嗎?再說這二人所為,的確壞了朝廷的規矩,你一個懷柔伯,憑什麽調遣地方衛所的指揮僉事行事?若是講原則,刑部尚書應該對施瓚落井下石才對,更不應替其說話。

“好,既然如此,那事就如此定下了。”

朱四道,“若是懷柔伯賠不出這筆銀子,就把李鏜家也給抄了,有多少算多少,若再不夠,下一步就是抄朱浩的家!”

張佐提醒道:“陛下,您忘了,此事朱知府負有重大責任,或許應該……”

“就算他有責任,有人偷東西也該他來負責嗎?再說那批生鐵是在他交給李鏜後丟的……這麽算起來,賠錢的時候讓他排第三位,應該很合理才是!要是懷柔伯和李鏜能賠得出來,朕也不問他要了!”

朱四的意思,先前我們談的是追究責任的次序,現在輪到賠錢,次序也不能更變。

先是處罰懷柔伯和李鏜,這二人一個是越權發號施令,另一個居然就敢接令?那二人的責任應該是相等的,但鑒於懷柔伯級別高,可能李鏜是屈從於上峰的壓力,那懷柔伯賠錢位次靠前,隨即是李鏜。

最後輪到朱浩。

一個也別想跑!

孫交道:“陛下,四萬兩銀子,這可不是小數目,普通人莫說賠償,就算是幾代人,也連個零頭都賺不出來。陛下或還不如直接問罪。”

朱四冷笑道:“朕可聽說,這大明的官,油水豐厚,懷柔伯世代為大明勛臣,在各地鎮守,功勞和苦勞自然都有,但朝廷可從來沒虧待過他們家!現在懷柔伯既然敢越級下令,讓地方衛所替他辦事,就該承擔責任,大不了抄家後露宿街頭,或者出去借貸,日後慢慢償還。難道只顧懷柔伯一家的死活,就可以讓朝廷承擔此等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