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自罰三杯(第2/2頁)

“這裏便是供狀,公堂上你不肯承認,那會兒你希望有錦衣衛出來保你,現在錦衣衛駱鎮撫使果然送了一條活路給你,你若還不肯接受,那就太遺憾了!”

說著,朱浩把公堂上本該由嶽亭安簽押的供狀拿了出來。

“有不對的地方,你可以自行往裏面補充,筆墨紙硯都已備下,補充好了,簽字畫押後,明日再過一次堂,接下來你就可以前往山海衛戍邊,就近嘛,不用你去西北苦寒之地,總好過背井離鄉吧?”

嶽亭安咬牙切齒:“朱知府真是考慮周詳。”

朱浩笑望著駱安道:“不是本官考慮周詳,是錦衣衛兼顧了方方面面的利益,是這樣吧?”

駱安抱拳道:“都是為陛下和朝廷做事,不敢貪功!”

嶽亭安目呲欲裂。

朱浩道:“駱鎮撫使,既然把話傳給他了,還是給他點時間考慮吧……或許該給他準備點速死的東西,以備不時之需?”

嶽亭安一聽,這是要用他的生命來恐嚇?

駱安冷冷打量嶽亭安一眼道:“若他不肯認,就只能公事公辦,錦衣衛並不怕事,還望朱知府在審案時,能手下留情。”

“一定,一定。走,咱喝酒去!”

朱浩跟駱安有說有笑離開了牢房。

……

……

嶽亭安終於見識到了什麽叫官官相護。

“先前還勢不兩立的兩夥人,就因為是官,就可以把我嶽氏一族當成犧牲品,堂而皇之要別人攬下罪責?以後跟誰打交道,也不能跟官家人打交道!”

嶽亭安晚上一邊在研究供狀,一邊在那兒自怨自艾。

獄卒聽不得嘮叨,走出來喝罵:“不開眼的,吵什麽吵?讓你寫就趕緊寫,寫完給大人送過去。說得好像你們嶽家以前沒人當過官一樣……”

嶽亭安大聲道:“本地朝中有人的家族多了去,難道衙門敢一個個都給拔了?”

獄卒嘲笑道:“人家至少沒有不開眼,去跟官府作對,就你這熊樣,還敢帶人去朝廷的礦場鬧事?真不知死字怎麽寫是吧?上面交待了,你供完了,明天就把你轉運走,不供,就等著吃斷頭飯吧!”

此時的嶽亭安心中那叫一個糾結。

他很怕就算自己招供了,知府衙門和錦衣衛還是會反悔,來個殺人滅口。

以他對官場黑暗的了解,這是很有可能發生的事。

若不供,或還有一線生機。

但現在知府衙門和錦衣衛一起給了他活路,若不聽……

總之正反都是要賭,看賭對哪邊。

這一夜,他是不用睡覺了,就為自己這條命,擔心到輾轉反側,幾次起來想動筆,幾次又把筆放下。

……

……

嶽亭安最後還是選擇在供狀上簽押。

理性告訴他,要是錦衣衛真要看他死的話,那駱鎮撫使根本沒必要去牢裏走一趟,直接把他弄死,一了百了。

既然錦衣衛頭領肯來,說明可能真的是想幫他。

再說此案的確已牽連到錦衣衛,就算他想攬責,也難全攬在身,就看知府衙門給他的供狀他就知道,錦衣衛根本不怕擔責,就算是駱安,鬧出再大的事,最多不過是罰俸了事。

這份供狀兩天後就送到了京城。

朱四當著朝堂眾大臣的面,把供狀裏的內容說出來。

“……地方知府,已審查過錦衣衛,得知乃是地方家族曲解了錦衣衛的意思,帶人去礦場鬧事,結果未曾想事態擴大,要說此事錦衣衛有過錯,那地方家族的責任也不小。如今造成了地方的混亂,也該有所彌補才是。”

朱四顯得很遺憾。

既說明錦衣衛牽扯其中,又表明錦衣衛責任不大,不想嚴懲錦衣衛涉事之人。

朱四道:“地方知府,已做了判案,讓有罪的涉案罪人,流放邊疆,至於其祖產則不抄沒,而錦衣衛涉案之人,將會降職留用。諸位卿家,有何意見?”

孫交走出來道:“陛下,此案應當交刑部和大理寺,再行查驗。”

朱四沒好氣地喝斥:“還查什麽?有這結果還不行?難道你們想讓朕解散錦衣衛?”

皇帝生氣了。

讓皇帝自罰三杯,已算是很好的結果了。

難道真想讓皇帝把手下辦事的錦衣衛給法辦了,也來個流徙、殺頭?

朱四道:“既然現在案子已了結,那地方知府不再留任,朱浩,字敬道者,到了回京述職時,應該對他做一個如何的官職安排,朕想聽聽諸位卿家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