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一章 大聲說出你的理想(第2/2頁)

先前怎麽跟孫交承諾的?

還有,朱浩一直都是在為他楊廷和做事的,你總不能做卸磨殺驢的事情吧?

楊廷和道:“若以朱敬道為湖廣提學副使,不失為也是一種歷練,對他將來有莫大的好處。”

楊廷和現在也不管皇帝怎麽說了。

本來他就已決定要把朱浩外調,不能因為皇帝說兩句,就貿然改變計劃,就算是違背了對孫交的承諾又如何?我讓朱敬道去當提學副使,辱沒了他還是怎麽著?別人能說我楊某人是把朱浩當棄子?明明是跟著我辦事後,有了光輝的前途!

“嗯。”

朱四沒表態,突然望向一旁的張佐,問道:“先前湖廣提學副使是何人?”

張佐道:“乃張邦奇。”

朱四滿意點頭:“朕對他很熟悉,在王府時,他就曾到過安陸,組織歲試時特地考校了朕學問,朕受他指點,受益頗多。本來朕登基後,他因私事而歸鄉,湖廣提學副使的職位一直空缺,朕一直想對他委以重用,朕的意思,想讓他入朝,到翰林院為侍讀,可以日常解答朕讀書時所遇到的問題。諸位卿家,沒問題吧?”

皇帝先前還在為朱浩的事,左問一句右問一句,顯得對朱浩的官職很關心的樣子。

但隨即,朱四就提出了要把張邦奇調到翰林院為侍讀的事。

很多人心裏在想,感情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張邦奇啊。

皇帝可真是藏得深,想想也是,一個朱敬道,他當什麽官,皇帝有那心思理會?而皇帝把一個曾經對其有過指點的,跟王府還有諸多關聯的人,調到翰林院中當侍讀,怕才是皇帝真正的目的吧?

這個張邦奇真是會投資,在當今陛下為興王世子時,就敢頂著巨大的壓力去考校其學問,後來辭官回鄉,不也是政治打壓的結果?現在人家政治投資終於有了回報!

朱四見還是沒人回答,又望著楊廷和道:“楊閣老,此事朕先前跟翰林院的人談過,他們認為,此事應當進行廷議,朕今日便拿出來說,你有何意見呢?”

楊廷和心裏窩火。

現在問題已不在朱浩身上,而在張邦奇,此人恰好還是楊廷和懷疑,是他潛在的政治對手。

若答應了把張邦奇調到翰林院,萬一回頭皇帝就要讓張邦奇入閣呢?

朱浩的問題事小,張邦奇的問題才嚴重。

楊廷和道:“若貿然以一名外官入翰苑,怕是於理不合。尤其還是直接進為侍讀,其在翰苑中,未經六年考滿,照例是不能晉升的。”

“是嗎?”

朱四面色不滿。

孫交急忙補充道:“陛下,的確如此。”

朱四道:“進翰林院為侍讀不行,那進翰林院為修撰……等等,他的官職,當修撰是低了一點吧?他為官這麽多年,不如這樣吧,把戶部郎中的職位交給他,不算辱沒,對吧?”

朱四突然就不為張邦奇爭取翰林院侍讀的職位了。

而改遷戶部郎中。

這一聽,就讓人覺得心裏舒服多了。

張邦奇何德何能,就算他曾經是庶吉士,但現在可是商討讓他當翰林院侍讀的,翰林院多少人考滿九年,都還沒獲得這職位,他一介外臣,就靠跟皇帝的關系,就能這麽晉升?那讓翰林院體系的人怎麽想?

但要是當戶部郎中,就很合理,倒像是平調,甚至都沒有晉升。

若要晉升一步的話,應該當個諸寺少卿或者六部侍郎之類的官職。

楊廷和開始琢磨皇帝何以要提到張邦奇的事,眼下皇帝非要把張邦奇安排來當京官,看起來皇帝就是想以張邦奇為其所用,好像他這個首輔都沒法阻擋。

擋唐寅,是有道理的,畢竟唐寅只是個舉人,又沒有為官經驗,日常考核都沒完成,憑什麽晉升?

但張邦奇不一樣,弘治十八年進士,當官都已經快二十年了,難道晉升個戶部郎中都算不合理?只是從外官調到京師罷了。

“那朱浩……”

朱四突然又想到什麽,語氣就好像在自言自語一般,只是比自語聲音要更大一些,“戶部郎中的職位,就不能留給他了,這個湖廣提學副使,他好像也沒那資歷,以新科進士來替代張卿家這樣的老臣,不合適。該如何調遣呢?”

此時蔣冕實在聽不下去了,出列道:“陛下,那不若還是讓其回翰苑,繼續深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