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一章 你決定他的去留(第2/2頁)

朱四道:“三姐去了一趟永平府,回來後便魂不守舍,堅定說要出家當道姑,敬道你到底對她怎樣了?母後很擔心,本來說這兩個月就幫她把駙馬定下來,現在可能……”

朱浩無奈道:“我可什麽都沒對她做。”

“朕知道你不會把她怎樣,但可能她看過的戲文太多了吧,非常刁蠻任性,你看看,有什麽辦法,能讓她回心轉意?”

朱四擺出副懇求朋友相助的架勢。

但現在牽涉的卻是感情問題,朱浩可沒法解決。

一旁的張佐尷尬癌都快犯了,差點兒想找個地縫鉆進去,皇帝跟朱浩所談,是大明一位公主的婚嫁,說的人沒覺得如何,聽的人卻渾身不自在,好像這就不是張佐應該關心的問題。

朱浩搖頭:“沒辦法,除非臣休妻娶她……陛下知道,這根本就不可能。”

朱四拍著腦門兒道:“真是讓朕和母後頭疼啊,她怎麽就看上你了?早知道的話,就不給你賜婚了。”

“陛下!”

朱浩嚴詞提醒朱四,你可別亂來。

朱四笑了笑道:“朕跟你開玩笑的,朕也知道這位皇姐想的是什麽,她既然不想嫁人,那就先由著她,反正大明的公主成婚不像民間女子那麽早,二十歲嫁人的比比皆是,她現在還不是老姑娘,或許不愁嫁吧。等她真正成了老姑娘,或許就該著急了。”

張佐聽了,這次直接往後退了兩步到了房門處,這種事就算聽到了,還是得裝作一無所知才好。

“姓楊的要走了,第八次請辭,朕不可能再等他上第九次、第十次奏疏!”

朱四直接把楊廷和請辭的奏疏,拿出來扔到了桌上,算是正式把燙手的山芋交給朱浩,“敬道,朕在姓楊的事情上,一向都聽你的,這次也不例外。朕想知道,此番是否應該準允,以及該怎麽批復的問題。”

朱四看似給了朱浩一個便利,讓朱浩來決定楊廷和去留,但其實是下達最後通牒,說明他不想再等了,讓朱浩看著辦。

當皇帝的,能忍得住楊廷和七次請辭,已算極有耐心。

朱浩即便沒看過這份奏疏的內容,也大概知道裏面說的是什麽,拿過來簡單看過,楊廷和的說辭跟前七次沒什麽本質區別,除了一些乞老歸田希望皇帝能讓其頤養天年的話,也對皇帝進行了一番規勸。

“臨走都不忘要規範朕的行為,讓朕聽他的,他是不是真把自己當成擁立朕的大功臣看待了?”

朱四言語中非常生氣。

朱浩心想。

難道楊廷和不算擁立你的大功臣?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當時應不應該選你當皇帝,乃一半一半的概率,甚至有可能不到一半,這就涉及一個問題,是替孝宗過繼個兒子繼承皇位,還是給武宗過繼個兒子繼承皇位的問題。

也是因為楊廷和等文臣從自古儒官“國有長君”的思想,杜絕立幼主,才會想到給孝宗選個兒子,給武宗過繼個弟弟,才讓朱四順利登基。

要是站在張太後的立場上,肯定是想給自己過繼個孫子,由她來當太皇太後,總攬朝政,更容易把控大局。

朱四登基後,很快將張太後幹涉朝政的野心給壓制住,也多出自楊廷和的功勞,因為文官不喜歡女人幹政,更討厭外戚,這就不得不說……張家兩個外戚真是屁玩意兒都不是,再加上武宗的夏皇後家族也一樣,這就使得外戚幹政的事未曾出現。

這些事,朱浩多次給朱四分析過,所以朱四才會耐心等著楊廷和自己滾蛋。

當皇帝的,總要體現出自己有情有義的一面,但其實朱四才是最想除掉楊廷和的那個人,誰希望一個成天對自己指手畫腳的臣子一直在旁逼逼叨叨?就連朱浩幫朱四做事,很多時候也是要盡可能順著朱四的意思。

這就涉及到下一個問題,楊廷和走後,必然會出現朱浩一家獨大的局面。

君臣間嫌隙,或許就會從楊廷和離朝之日開始。

從朱浩的角度來說,還是要暗中扶持一個可以跟皇帝叫板的勢力,這樣才能保證皇帝一直處在有威脅的狀態,而不是讓其把自己當成政敵。

“那就讓楊閣老退吧,三天之內。”朱浩道。

朱四撫掌大笑:“好好好,實在太好了,這下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那朕就等你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