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四章 潛在的敵人(第2/2頁)

面對一個未來的政治對手,朱浩沒有輕易痛下殺手,也是朱浩明白,很多事不是表面看起來那麽簡單。

“陛下,若是直接降罪,恐怕非但不會讓其受到懲罰,反而會讓外人替他可惜,甚至覺得他所作所為是對的,於陛下名聲不利。”朱浩道。

朱四鼻子抽了抽,皺眉思考一下,問道:“那意思是,朕什麽都不做,任由他指著朕的鼻子罵?”

朱浩搖頭:“臣並非此意,只是陛下不妨設想一下,此人上這般諫言,有何實際意義?根本改變不了任何事,不過是為追求個好名聲,若陛下不對其懲罰,反而有所獎賞的話,贏得人心的反而是陛下。”

“靠!敬道,你不會是讓朕真的獎賞他吧?這麽做,朕知道能收買人心,但朕是皇帝誒,用得著這麽低聲下氣?別人罵,朕非但不生氣,還要說,你罵得好?這樣做不會助長他的囂張氣焰,讓他以後變本加厲,沒事就跟朕唱反調?”

朱四表現出了強烈的抵觸情緒,現在他正意氣風發,夏言的作為,簡直是在往他頭上澆冷水。

朱浩道:“敢言之人,有時陛下也可以適當利用一下,今日事上,陛下可以先禦筆朱批喝斥一番,讓他有所警醒,回頭再找個機會,指派他別的事做……言官的任務就是匡扶社稷,陛下不能因小失大。”

夏言,是朱浩未來必須要面對的政治對手。

在朱四面前,任何的權勢和地位,都未必長久,朱浩必須要做出一些籌劃,那就是在君臣意見存在偏差時,如何保證自己在大明的地位。

難道要謀朝篡位?

篡位的風險實在太大,以朱浩目前的實力和人脈,一絲絲可能都沒有,那就要給自己培養政敵。

讓朝中的權力分布看起來平衡些,不搞一家獨大,這正是朱浩之前跟孫交解釋過的情況。

朱四有些不甘心:“那就降旨喝斥一下吧,朕不能對其加以嚴懲,心裏還是有些不痛快!回頭給此人安排差事的時候,定要給他點顏色瞧瞧……一切就交給敬道你了!”

朱浩道:“臣領命。”

……

……

朱浩拉了下徐階,讓徐階站到他一邊,但夏言是怎麽都賴不過的。

夏言可不是新科進士,這人能力卓著,又以正直敢言聞名,已在朝中做出一定成績,其身上有一股文人的傲骨,輕易無法讓其屈服。

朱浩要做的,是把夏言牢牢地捆在朝堂這棵大樹上。

把夏言打發走,或會讓其收斂習性,回頭專門迎合皇帝辦事……這在歷史上是證明過的,夏言表面看起來忠厚耿直,但論心機和手段,真非一般人能比,不然未來也做不成權傾朝野的首輔。

朱浩就是要先把夏言“忠直”的一面盡量往外展現,讓其沒法往迎合皇帝的方向轉。

先把你培養成正面典型。

以大明如今這位皇帝的用人態度,正面典型的結果,就跟楊廷和一樣,成為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

皇帝要的是跟正統文官劃清關系的文臣,誰不遵從傳統文臣的理念,誰就能得到賞識,並得到提拔和重用,而歷史上朱厚熜用到的幾位首輔大學士,基本都遵循了這個路數。

既要用,還要防,朱浩心知這個度不好把握。

朱浩跟朱四說完兵工廠的事後就出宮去了。

張佐陪同。

張佐先前看到皇帝的憤怒,有心提醒朱浩:“……朱先生,咱家看來,那些不識相的言官,陛下要懲罰的直接動手便可,不要讓此等風氣在朝中蔓延。陛下現在對於用人很在意,若那些言官一而再再而三上奏反對,只怕陛下耐不住性子,下一步就會……您明白的。”

其實張佐沒有惡意。

相反,張佐還有保護那些文官的想法。

皇帝現在開始得瑟了。

言官不聽話,就想敲打一下,現在朱浩反對敲打,到了張佐這裏,以為朱浩是站在文官立場上有所偏袒,卻不知朱浩根本沒有跟傳統文官為伍的意思。

張佐想說,若是現在不將夏言等人外調,就怕皇帝直接拿起錦衣衛這把刀,沖上去砍人了。

對朱浩來說,砍人好啊,免得我出手,讓皇帝站在文官對立面上,那我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但這話,朱浩不能明說。

朱浩道:“在下明白,但就算要動手,也得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結束再說。”

張佐皺了皺眉,好似想到什麽,展顏笑道:“定是議大禮了,還是朱先生高瞻遠矚,咱家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