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有資源還不行(第2/3頁)

“這……”

費宏語塞。

蔣冕頗感興趣:“仁仲,你知道內幕?”

劉春也不能確定,實在地搖搖頭。

費宏眼珠子骨碌碌一轉,試探地問道:“難道不是唐伯虎主持修造?有關火車和鐵路的事,陛下一直都只讓此人操辦,為此唐伯虎還暈倒在施工現場……”

劉春道:“假設真的是唐寅主導,西山煤窯之所以興盛,十有八九是用到了他的技術,還有他帶的人……敢問朝廷將煤窯收歸戶部,或是另開個衙門管理,唐寅和他的門人會誠心實意投靠?”

費宏再一次失語。

蔣冕嘆道:“現在的問題正是如此,從開礦起,陛下便用到一批民間匠人,不知這匠人從何而來,無人知曉,開礦後所用技術,更是亙古未曾聽聞,更可甚者……從勘探到發掘,再到大規模生產,未曾用過朝廷任何資源……陛下身邊絕對有這方面的行家裏手。”

費宏問道:“可是興王府的高人?”

劉春無奈搖頭:“問題就出在這裏,你說他唐寅一介寒儒,以往世間所傳誦,不過是他詩畫方面的成就,他真的懂匠人的奇技淫巧?可除了他外,興王府有何高人,未曾在人前露過面?”

嘴上這麽說,劉春其實心裏已經有數了。

雖然他不相信高人就是朱浩,但也覺得跟朱浩有莫大關聯,至少朱浩應該知道是誰,去問問孫交或許就有答案。

以往事情不著緊,劉春不想多問,現在看樣子有關開礦和造火車、鐵路的事馬上就要成為君臣主要矛盾,不刨根問底看來是不行了。

……

……

就在君臣為了礦權歸屬,還有修火車、鐵路等事,準備展開一場交鋒時,作為始作俑者的朱浩,正帶著小嬌妻看戲。

是真的在戲樓裏看戲。

所在之處乃朱浩自己的戲樓,今兒他帶孫嵐過來接收產業。

如今很多事朱浩已經顧不上了,最近他也不太有時間寫一些新戲本,反正從小到大他創作了不下三四十出戲,戲目交替演出應該足夠了,剩下就是日常運營之事。

織布工坊牽扯到很多跟朝廷的生意往來,由婁素珍出面正好,孫嵐則幫他打理一些零散的家族生意,比如戲樓、說書場、火鍋店、炒貨鋪、油坊等,不用跟官府打交道,這樣挺好的。

“吃點瓜子,這種葵花籽很好吃……乃是從極東之地的陸地傳入我大明的……”

朱浩把盤子推到孫嵐面前。

孫嵐此時的視線,正從二樓包間的窗戶,望向前方戲台上的昆劇表演。

朱浩從安陸帶來的戲班子,現在多數人已不在台上,過去多年,就算還留在戲樓吃這碗飯的,也都成為大師傅,不會再登台獻藝,更多是一些從大明各地招募回來的伶人。

新人戲功上雖然欠缺一點火候,但這並不影響孫嵐被劇情所吸引。

“嗯。”

孫嵐低頭看了一眼。

發現眼前尖溜溜的幹果自己從未吃過,也不知怎麽吃。

朱浩介紹道:“這樣一盤,大概需要八文錢,可比蠶豆、豌豆、桂圓幹等零嘴貴多了,咱們這戲樓來看戲的很多是達官顯貴,他們對於看戲時的額外享受要求比較高,有的還會自己帶侍奉的仆人……”

朱浩的目的,不是為了看戲,而是給孫嵐講生意經。

向日葵、南瓜、花生等作物都是大航海後從新大陸傳入大明的,原本只在東南沿海一帶當做觀賞作物種植,朱浩打聽到消息後派人去引種,如今在湖廣安陸和京城附近推廣種植,產出直接送到朱家經營的炒貨鋪,然後供應朱家名下的戲樓和說書場,如今朱家油坊已在朱浩指示下,嘗試用花生榨油。

孫嵐不斷點頭,卻不知她是否聽進去了。

戲台上的表演,對她來說很抓人,反而丈夫說的話,有點礙著她看戲了。

“有時候需要留意,哪些人不是來聽戲的,比如說那些看起來像教書先生,身邊帶著文房四寶,或是一方木匣,進了戲樓包間隨便叫點東西,之後送茶水都不開門,就要小心一點,他們多半是周邊戲樓派來抄戲的……”

“那要趕走嗎?”

“趕走?根本就不讓進門,反正咱們又不怕得罪人……戲樓這行圈子不大,那些戲樓老板能找的人就那麽幾個,總有臉熟的,認出來自會有人提醒,你身為老板娘,不需要親自出面,有人自會辦得妥妥帖帖。”

“老板娘?”

“也可以稱呼為東家夫人,這裏隨便一個打下手的,都有來頭和背景,你只管放心好了,為夫這兩年在京城積攢了點實力,沒用在別的地方,都用在保證自己賺錢上了!”

朱浩這點倒沒有吹牛逼。

無論是在楊廷和致仕前還是致仕後,朱浩都沒有讓自己看上去有什麽威脅,但皇帝給他的權限卻不少,都被朱浩用在保障賺錢這件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