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四章 人脈(第2/2頁)

唐寅拿著茶杯,慢悠悠,一臉自在道:“算了吧,就算我要置辦產業,也寧可置辦到姑蘇去,京城之地太過幹燥,尤其是這冬日,寒風刺骨,就算紅日當空也感覺不到溫暖,還是江南水鄉更適合我。”

正說著,有蔣家下人上來通傳:“爺,樓下有京城顯貴,聽說您在這兒,說想請您喝兩杯。”

蔣輪把下人遞上來的名帖看過,笑著對朱浩和唐寅道:“兩位,你們先聊著,我下去會個客人,馬上就來。”

等蔣輪下樓,唐寅也放下茶杯:“也不知他最近怎麽了,好像京城是個大戶,就想要拜訪,他還都應允了……”

朱浩道:“這你都看不明白?陛下需要在京城有更深厚的底蘊和人脈,這是幾次大禮議後總結出的經驗教訓,唐先生難道最近就沒多發動一些老友,為大禮議造勢?”

“算了。”

唐寅倒也實在,搖搖頭,意思是你們幹你們的,休想讓我勞心勞力。

就在這時,唐寅劇烈咳嗽起來。

因為朱浩知曉唐寅歷史上的大限就在年前,對於唐寅身體的突然變化,帶著些許關心,就算湊近看看。

唐寅卻擺擺手,示意朱浩不用緊張,稍微平復後說道:“還好,最近身體是有一些不適,你沒看我連酒都戒了?等熬過年底就好……待來年春暖花開,再找三五個友人,每日詩詞歌賦,把酒言歡。”

……

……

紫禁城,乾清宮。

入夜時分,張佐陪著朱四一起批閱奏疏,半晌後張佐側目看過去,卻發現朱四已在那兒撐著頭走神,顯然批閱奏疏這種事不可能讓生性跳脫的小皇帝一直聚精會神。

“陛下?”

張佐低聲提醒一句。

朱四回過神來:“這兒奏章太多,就交給你了……最近沒跟敬道一起批,倒讓他省事了,一點意思都沒有……還是宮外好,晚上正是最熱鬧的時候。”

少年貪玩,張佐很清楚不能縱容皇帝天黑後出宮。

“陛下,時候不早,不如您早些回去休息,大明龍嗣傳承,也很重要……”

張佐作為皇帝的貼己人,有資格提醒皇帝有關夫妻敦倫之事,張佐的意思就是,你既然覺得批奏疏沒意思,那回去跟皇後、妃嬪享樂,總該沒問題了吧?

而且那樣做還有道理可講,為大明皇室早些開枝散葉,傳宗接代,比其他一切都更重要。

朱四卻搖搖頭:“就那幾個,你以為朕看不膩嗎?”

張佐臉上的笑容頓時變得很尷尬。

跟一個太監講女人膩不膩的問題?

對不起,沒感覺,這道題超綱了。

“對了,給朕找本書來看看,就是敬道以前寫的那些說本,隨便找一本。”朱四道。

張佐無奈道:“陛下,朱先生已很久沒寫過新說本,您……”

“舊的也行,這深宮高墻的,你以為只有女人會覺得自己被困在這四方墻內?難道朕就沒感覺?剩下的奏疏,你帶去司禮監,讓人幫你批……如果再有難決斷的,明日清晨讓人一早送出宮,找敬道,他反正在城裏,批好了上朝前給朕看過就行。”

朱四說話間已經站了起來。

張佐有點後悔剛才提醒朱四了。

如果裝作看不見,朱四只是坐在那兒走神,現在倒好,國事都不顧,怎麽當個勤勉克己的明君聖主?

張佐跟著起來,安排好人手,把朱浩之前給朱四寫的說本,一並拿過來,朱四也不往內宮,就坐在角落,周圍三五個太監各自護著一盞燈,如此一來燈火通明,朱四便拿著書在那兒看。

“嘿嘿。”

就在朱四看得入神時,旁邊一個小太監突然笑起來。

朱四擡頭瞪著失笑的小太監喝問:“你笑什麽?”

小太監趕緊跪下來磕頭:“奴婢錯了。”

“朕問你笑什麽,你如實說,錯不錯,由不得你自己說。”朱四面色不悅。

朕在這裏看書,你覺得朕如此作為很可笑嗎?

小太監低下頭,戰戰兢兢道:“奴婢偷瞄了一眼,看到這本書上說,江南有一個島叫桃花島,奴婢便想到……先皇曾去過江南。”

朱四一怔,隨即像是想到什麽,咧嘴一笑:“嘿,你倒是提醒朕了,朕為什麽要一直留在京城?朕完全可以去外地巡遊一番,看看這世上光景……有意思,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