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二章 傳聲筒,和事佬(第2/2頁)

好像皇帝那邊不想節外生枝,而文臣又有意要保護楊慎這個刺頭,以至於楊慎花費了萬分的精力,做了一件兩邊不討好的事情,然後他的上奏就這麽被各方給無視了。

楊慎自然氣急敗壞,想要再行一些激烈的措施,找補一下。

卻在此時,朱浩再一次到翰林院,特地請楊慎過去談及有關大禮議的事情。

“你有事跟我談?”

楊慎見到朱浩前來,還一副要跟他談判的樣子,自然覺得詫異費解,語氣也就顯得很有嫌隙。

朱浩道:“是這樣,唐先生找過我,跟我提及你上奏之事。”

“他?”

楊慎坐在那兒,臉上帶著怒色,“看來陛下早就見過我的奏請,也知曉沒理由來辯,這是想通過你來息事寧人嗎?”

朱浩先示意余承勛先出去,意思是要跟楊慎單獨談。

余承勛也覺得很費解,但還是給了朱浩和楊慎單獨相處的機會。

朱浩道:“用修兄,有些事我也是聽來的,作不得準,也沒跟別人談過,想單獨跟你聊聊,你是否願意給這個面子呢?”

“說吧。”

楊慎態度仍舊很冷漠。

因為楊慎知道,這次朱浩代表的是唐寅,相當於替皇帝那邊來當“和事佬”。

朱浩隨手拿起桌上一本書,好像是先前他自己放下的,遞給楊慎:“你看看,這是議禮派的人,重新整理的冊子,現在於京師刊印,我買了一本回來。”

“不看!”

楊慎想都沒想,就把書給擋了回去。

朱浩道:“唐先生到底是我恩師,他在興王府多年,如今已很少過問政事,可他獲悉的事還是比較多的。聽他談及,說是最近,陛下要讓翰林黃學士進為閣老,留下議禮翰林學士的職位放給張秉用,或是唐先生。”

“張秉用?”楊慎皺眉。

要說楊慎看不起年輕後輩,更看不起張璁這樣年老才考中進士的“投機主義者”,更不覺得張璁有何本事能當翰林學士。

朱浩嘆道:“世事便是如此,誰支持陛下,誰就有機會上位,而唐先生自己無心朝事,不打算接受此差事,那就只有張秉用來擔當……既然唐先生跟我提了,那就代表,這件事應該八九不離十。”

“砰!”

楊慎猛地一拍桌子,大喝道,“大明官制,被一群人鬧到烏煙瘴氣,連最基本的升遷原則都渾然不顧了嗎?”

朱浩道:“用修兄是想說陛下任人唯親?可是你該知曉,自古以來無論是君王,還是諸侯、官員,任人唯親者比比皆是,不任人唯親反倒才會讓人覺得怪異……大明如今,不也只是個人情社會?這朝廷上下,說是不朋不黨,但朋黨之事又鮮見了嗎?”

“敬道,你這話是何意?”

楊慎把怒火轉向了朱浩。

朱浩聳聳肩:“我不過是抒發一下感慨,唐先生也言明了,要是用修兄可以在議禮之事上,不再激進……也不是讓你放棄原則,只是讓你適當退步,就算你做不成翰林學士,一個侍讀學士或是侍講學士的職位,還是可以給你留著。這算是一種平衡吧。”

“什麽?”

楊慎聽完後,著實震驚不已。

本來只當朱浩是來傳達唐寅意思的,現在才聽出來,好像朱浩代表的已不是唐寅這層級的官員意見,更像是上位者對他開出的利益交換條件。

這是派朱浩來跟他談判啊!

朱浩道:“我知道,如此讓你為難了,本來我也不情願來傳這個話,可唐先生執意讓我來說,你說我何苦來當這個惡人呢?”

楊慎本來差點兒就要怒罵朱浩,但再一想,朱浩在這件事只當了個傳聲筒,罵朱浩又有什麽意義?

反而朱浩還是被人利用,以朱浩之前那不想惹事的性格,這次指不定有多惱恨當這個傳聲筒呢。

朱浩顯得很感慨:“你別說我不講原則,我只轉告唐先生的話,他的意思是,你的赤誠之心固然好,但要看準機會才可,如今你等於是跟朝中君臣兩方勢力作對……”

“怎麽就是兩方了?”楊慎冷冷質問。

朱浩攤手:“難道蔣閣老和豐學士他們,最近對於你的上奏就很支持嗎?”

一個問題,就把楊慎給頂了回去。

朱浩繼續道:“你退一步,交換到一個更有號召力的職位,那以後你能發揮的余地也就更大,一時的隱忍贏得將來的奮起機會……難道你希望自己退下去,上台的是張秉用這樣的投機之輩?到時你又在哪裏,如何規正陛下的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