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 若要人不知(第2/2頁)

石珤伸手阻止了豐熙,他好像看出點什麽問題來,小聲道:“陛下在此等時候突然要升用修為學士,而用修最近也的確做出一些反常舉動,由不得他人不懷疑。”

“怎麽講?”豐熙不解。

石珤道:“用修先前對議禮之事激烈上奏,聯名者眾多,可在陛下將奏疏打回來後,他突然便偃旗息鼓了,而後又在敬道參劾京師刊印議禮書籍之人的奏疏上聯名,這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呃……”

豐熙的政治敏感度遠不如石珤,一時間還有些難以置信。

石珤繼續道:“如今京師刊印議禮書籍之人,多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也基本是議禮派的投機者,卻有一人,乃南京侯廷訓,他的大禮辨在京師中傳誦甚廣,要查問刊印議禮書籍之事,必然會牽扯出侯廷訓,難道用修不知道如此會讓侯廷訓落罪?”

豐熙道:“刊印議禮書籍,本來便於法不合。”

石珤嘆息道:“君王事,哪有合法不合法的……不看立場,只看結果,你便會發現,其實用修犯了官場大忌諱。一改先前的主張,變得中立不可捉摸,又得到陛下的恩賞得以在官職上有所提升……

“但不管怎麽樣,用修始終是前中堂之子,你我就算琢磨明白又如何?對外也不能提,不能說……就聽這位蔣中堂的話,繼續故作不知道就行了!”

豐熙這才意識到,原來石珤對楊慎也開始產生懷疑。

石珤領會了蔣冕的精神,就是哪怕懷疑楊慎這樣的“自己人”向皇帝妥協,但有礙於楊慎的特殊身份,不能隨便打擊楊慎在文臣士子中的名望,那就只能對楊慎所做之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

……

朱浩的奏疏一上,一天後皇帝做出批復,以錦衣衛逮捕京師中刊印議禮書籍之人。

由於牽扯到侯廷訓,隨即皇帝便命令南京錦衣衛捉拿侯廷訓,送到京城審問,等於說是將大禮議中文臣派系中的一個“意見領袖”給拿下,而議禮派那邊卻只損失了一些蝦兵蟹將,甚至可說連損失都沒有,因為錦衣衛不會為難這些人。

京城中很多士子得知寫《大禮辨》的侯廷訓都被拿了,頓時噤若寒蟬,起到了殺雞儆猴的作用。

但要等侯廷訓被押送至京城受審,至少也要一個月以後。

楊慎作為與朱浩一同聯名之人,事後成為輿論中心,因為皇帝跟幾位翰林學士商議,升楊慎為侍講學士,一下子楊慎便成為了翰林院中最年輕的學士。

楊慎拿到了他想要的官職,但卻對他的名望有極大的打擊。

當他再來到翰林院時,明顯能感覺到同僚對他的疏遠。

余承勛得知楊慎升官,特地過來恭賀。

楊慎顯得有些喪氣:“懋功,你是來道賀的,還是來質問我的?”

余承勛道:“用修,不要聽外面那些閑言碎語,我們這些人難道還不相信你嗎?就算要怪,也只能怪敬道,我們不過是在上面署名而已,而且我們師出有名,在意見上並未有所偏頗,只是要扼制民間對議禮之事的言論……就算有不明就裏的人惡意中傷,只要我們問心無愧便可。”

“呵呵。”

楊慎苦笑了一下,余承勛的話聽起來很真誠,可楊慎畢竟內心有愧。

因為楊慎的確跟皇帝那邊做了一些私下交易。

余承勛道:“不過有關侯廷訓被拿問之事,我們幾個人商議了一下,想一起上奏,替他開解,你意下如何?”

楊慎搖頭道:“題都開了,現在還要再把考卷給合上嗎?既然我已做了惡人,也不介意把惡人做到底。”

余承勛不無擔憂地道:“可是侯廷訓在士子中名望頗隆,加上現在已有人非議你,此時你不應該……”

“懋功,你不必說了。”

楊慎搖頭道,“如今我乃侍講學士,自問能力不足,但只有身居高位才有機會撥亂反正,有關議禮之事,我等態度堅決,不受外間影響就好,至於那些細枝末葉的事,就此先放到一邊去吧。”

“你……”

余承勛也能感覺到楊慎態度的變化。

楊慎道:“敬道那邊不要太過苛責,其實此事乃我跟他商議後所做決定,朝野人人議禮的風氣,是時候殺一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