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四章 繁華之地(第2/3頁)

朱浩起身道:“張公公,黃公公,不如我帶你們到集鎮各處轉轉?難得來一趟,看看與京城不同的風貌,倒也不錯。今天下午還有一班車,那是一趟客運車,你們跟著一起回去便可。”

“客運車?”

張佐不太明白有何特殊之處。

朱浩笑道:“就算西山產煤,也不可能每天都連續不斷運送煤炭到京城,再說京城的消費量也沒那麽大。

“火車除了運煤外,每天一早一晚,都會有一趟專門的客運車,就是不掛煤鬥,只運載人,西山現在這麽熱鬧,多也是因為車通了以後,來這裏做工、生活方便許多,而早晚正是人員流動高峰,許多時候都會滿座。”

張佐笑呵呵道:“那倒要見識一下。”

……

……

朱浩帶張佐等人在西山腳下的集鎮逛了一圈。

張佐感慨城鎮的熱鬧,中午時又跟朱浩一起找了個酒家,吃了飯,隨後張佐就想到火車站看看。

對張佐來說,最神奇的還是火車,這東西歷朝歷代都沒有,誕生於大明當下,還是在朱浩力主下完成,張佐有幸成為時代的見證者,自然而然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自豪感。

“……道路通暢是商業變革的前提,就像西山一直都貧乏落後,但有了煤礦,又有了火車方便快捷地運走,這裏便成為京師周邊一處繁華之地,這也是我為何一直力推把鐵路繼續修下去的原因。

“要想富,先修路,只有鐵路通達的地方多了,人們感受到便利,商品和貨物的運送更為方便,才能形成更大規模的市場效應。

“不過光有鐵路和市場也不夠,朝廷需要在政策上進行扶持,保證經商者的利益,如此才能讓更多的人融入時代洪流,為大明進步做出貢獻。”

朱浩說出他的理想。

張佐道:“朱先生志向遠大,但如今這光景,商人何來地位可言?您支持他們,就怕朝中大臣不答應,所以您還是要趕緊位居高位,這樣才有機會做出改變不是?”

說來說去,張佐都想勸朱浩早些出山,甚至是升遷到很高的官位,如此才能推行變革。

朱浩笑道:“有陛下的支持,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說起來,我也想看到天下處處皆繁華之所。”

正說著,旁邊黃錦突然指著不遠處一個大工坊問道:“為何那邊有那麽多婦人出入?”

黃錦的驚訝,是因為這時代,女子很少走出家門,也很難參與到這種市場經濟中來,畢竟在農業社會,更看重體力,只有體力活掙錢,而女人因為體力的劣勢很多時候只能成為農業社會的附庸。

朱浩道:“那邊是織布工坊,西山有著豐富的煤礦用來驅動蒸汽機,使得大規模織布成為可能。這裏生產出來的布匹,有的直接運往西北,充做軍需,有的則運到京城,部分留下供應京畿百姓,其余則在積水潭裝船,以大運河運往中原各處。”

黃錦不解地問道:“南方才是生產絲帛的重地,以往北方少有從事蠶桑者,怎麽現在,倒反過來了?”

朱浩解釋了一下:“這裏生產的,不是絲綢,多為羊毛布和棉布。羊毛布是新品種,原料多來源於草原上牧民不需要的羊毛,才研發出來不久,而棉布以往只有平民才會穿,但因其保暖禦寒,現在就算豪門大戶,也會穿一些棉布衣服,再加上價格低廉,百姓衣食無憂不再是空談。”

“啊?”

黃錦還是很驚訝,“原來這裏不只是產煤?”

張佐笑道:“這你就不知道了吧?這裏簡直是一座工業重鎮,朱先生才華驚世駭俗,施展開來完全可以改變大明百姓生活,不然為何小小年歲,就能在咱興王府內成為舉足輕重的人物?你看看現在,朝中人可都在仰望著朱先生呢。”

朱浩道:“張公公,你可真是擡舉我了。”

“沒有,有感而發,哈哈。”

張佐倒也隨和。

相比較而言,張佐和黃錦比之那些根正苗紅自幼在皇宮裏摸爬滾打成長起來的太監,還是不一樣。

或許是他們本身就是出自地方王府,骨子裏帶著一股自卑,以至於嘉靖朝,太監並沒有亂政,反而名聲都不錯。

張佐道:“朱先生,如果這裏集鎮規模近一步擴大的話,還是要修造城墻圍起來。”

朱浩點點頭:“先前我跟陛下提過,在京城再造一座外城,當然不是在西山這邊,而是在南苑,如此既能增加京師防備力度,又能讓京城更為繁華……隨著商貿日益發達,如今的京城顯得有些逼仄了。”

“可那又要花費……不少銀錢吧?”張佐有些為難。

現在皇帝最頭疼的事便是缺錢。

不然為何皇帝連選個錦衣衛指揮使都要看誰會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