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 一人選一個(第2/3頁)

楊慎面帶慍色,大概是覺得,這群人把自己當外人,別說是聽他的,現在連商議都很敷衍,他更覺得不可接受,但他還是做出自己的選擇:“我推選敬道!”

“啊!?”

幾人都大感意外。

你楊用修可真是奇了怪了,身邊那麽多至交好友,你跟朱敬道先前關系是不錯,但現在他連翰林院都不來了,你居然會舉薦他上位?

“敬道嘛……”

一旁的侍講學士劉龍似有不同意見,“不太妥當,而今很少見到他人,修《實錄》也沒見他出幾篇稿子。這樣便讓他上去,只怕會……”

楊慎怒氣沖沖道:“你們不是讓我推選嗎?我認為敬道兢兢業業,在議禮之事上出力頗多,為何不能把他提上來?就因為他是軍戶出身?還是說他也出身安陸,就要斷了他的仕途?”

豐熙略顯尷尬:“用修,稍安勿躁。”

楊慎板著臉,帶著一股氣坐下,悶不作聲。

豐熙道:“敬道也可,先前他為朝中做事不少,且與他同科的秉用如今都已是侍讀,況且……唉!便先如此吧。”

其實這番話沒說完,豐熙的意思是,張秉用既為侍讀,下一步很可能會晉升翰林學士,而那一科的狀元到現在還只是翰林修撰,對比太過明顯。既然張璁可以,那朱浩也不能說不行。

劉龍道:“那我推舉國裳,他為人耿直,敢諫也能直諫,而今也該有所進益。”

這說的是正德十二年狀元舒芬。

舒芬曾因勸諫朱厚照不要出遊而被外放,到嘉靖登基後才重回翰林院,正德十二年留館的人中,舒芬既有才名,也有忠直的美名,現在連後一屆的狀元朱浩都被舉薦,劉龍自然要推舒芬一把。

最後輪到賈詠。

賈詠道:“懋功和少峨也都可,難做決斷。”

別人要麽不舉薦,要麽舉薦一個,而賈詠則一次把余承勛和葉桂章都舉薦出來,而這二人本來應該是楊慎舉薦才對。

他一次舉薦倆,並不是有意壞規矩,顯然在他們另一次內部會議中,都覺得楊慎應該會在二人中舉薦一個,誰知道楊慎不按套路出牌,舉薦了朱浩,而賈詠不得不把商議中最後的兩名人選全都說出來。

石珤作最後的總結陳詞。

“若是翰苑中真要選新的侍讀、侍講,便在這幾人中,到時我會代表翰林院,將幾人一並向上推薦。若是朝廷再要選侍讀學士、侍講學士,恐怕非我幾人所能議定,那就要看廷議結果如何。”

到學士這級別,翰林院內部的小會沒有任何決定權。

就算是選侍讀和侍講,翰林院內部選出來的幾人,也只是作為“備選者”,最後選誰,還要看皇帝的意圖是什麽,但要是皇帝不苛求的話,這麽舉薦上去,有很大概率直接獲批。

當然也不可能舉薦的數量正好跟缺口吻合,那就要看誰更得高層欣賞。

……

……

楊慎離開舉行會議的房間,回到自己的學士房時,余承勛和葉桂章按時到來。

楊慎還在生悶氣。

“用修,先前幾位學士找你,所為何事?”余承勛問道。

楊慎冷冰冰道:“他們是學士,我便不是學士嗎?”

“這……”

余承勛聽出楊慎滿腔的火氣。

這說明楊慎在那幾位面前碰釘子了。

楊慎道:“翰林院備選侍讀、侍講,讓一人推選一人出來,你們二人皆都在列,還有……敬道。”

余承勛和葉桂章一聽,心中自然是大為歡欣鼓舞。

但他們還不能表現出驚喜的樣子。

余承勛問道:“你推選了誰?”

楊慎頓時感覺被人問了個靈魂拷問般的問題,難道我能說你們兩個我誰都沒選?

“前面已有人推了你們,我便選了敬道。”楊慎道。

反正你們也沒去參加會議,而你們也的確被賈詠一並給選上,我刻意打亂順序,說你們先上候選者名單我沒辦法了才選擇朱浩,這樣誰都不會得罪,還適當地捧了你們一把,證明翰林院高層早把你們的努力看在了眼中。

余承勛此時終於露出笑容:“那挺好,如果真有機會……唉!這不過只是內部商議,做不得準啊。”

葉桂章道:“可是敬道目前都還不知在何處。”

顯然葉桂章對朱浩抱有一定敵意,畢竟朱浩先前風頭太勁,明明一個散人,啥事都不想幹,但有什麽事好像總能把其想起來,別人在翰林院幹了十幾年,但經歷的大事還不如朱浩的一半多。

楊慎道:“敬道的確不適合升侍讀、侍講,但要是他不升,便會外放地方,且他與興王府之人素有交情,留他在京城,對我等有諸多助益。”

這也算是楊慎為自己選朱浩找了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