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一章 二五仔(第2/2頁)

周圍聽到的翰林,便又幹嚎起來,但因為其余幾個陣營的哭聲已停歇,讓翰林院這一塊的哭聲聽起來甚是虛假,逐漸的,嚎聲漸歇,眾人只是跪諫,哭不哭的……好像也沒人在意了。

……

……

思賢居內。

黃錦親自來向朱四匯報,同時也把宮門口抓人的情況,告知在場這些議禮派的核心人物。

當席書聽說連翰林學士豐熙都被抓到北鎮撫司衙門後,顯得甚是遺憾,因為這代表著……皇帝並不是要對一些中下層官員小懲大誡,如果說抓誰不抓誰是由朱浩決定,那此舉更像是在“打壓異己”。

因為從地位來說,朱浩的侍讀學士跟豐熙的翰林學士之間有一定利益沖突。

如果豐熙被拿下,翰林院內朱浩或就可以更進一步,晉位詹事府詹事,甚至是掌院學士。

“人已拿下,敬道,你認為該如何處置?”朱四望向朱浩。

席書滿腹牢騷,此時卻隱忍不發。

朱浩道:“應派人前去與他們談判,若是他們幡然醒悟,願意回到左順門前勸那些跪諫的官員回去,此事便可迎刃而解。”

“勸?”

朱四皺眉,“有點難度吧?勸誰?”

朱浩微笑道:“都要勸,就算再困難也要勸,成不成都要表現出陛下的誠意。”

朱四擺擺手:“換作是朕,殺一儆百得了,幹嘛要做那些表面文章?不過要勸的話,誰去合適?”

朱浩看向一旁的張璁:“由張學士前去最為合適。”

張璁心說,怎麽什麽事都有我?

你提出的主意,難道不該你去勸說嗎?

一旁的席書還記得朱浩先前說過的話,主動請纓道:“陛下,由臣前去。”

朱四道:“不必了,就由張學士去,早去早回!”

張璁沒法回絕,只能恭敬領命。

……

……

北鎮撫司衙門。

黃錦陪同張璁一起前來,路上,黃錦還跟張璁提了這幾人的立場,表明幾人中婁志德和夏言看起來無害,而張原的態度最為堅決,至於張翀和楊慎兩個發起人,態度則很模糊。

豐熙那邊大概不用勸,因為怎麽勸都是徒勞,豐熙代表的是楊廷和留下的守舊派系,不可能妥協。

二人進到北鎮撫司衙門,鎮撫使駱安親自出來接待。

隨即張璁被帶到看押楊慎的牢門前。

“是你?”

楊慎見到張璁,怒不可遏,眼神中隱隱有殺人的傾向。

張璁道:“用修,不是我非要為難你,今日之事你做得不對。”竟然還想表現一下,他跟楊慎很熟。

但張璁畢竟沒有跟楊慎深切交往的經驗,不知道楊慎有多目中無人,別說張璁是議禮派的急先鋒,就算是護禮派的翰林學士豐熙和石珤前來,照樣會被楊慎罵到狗血淋頭。

“張秉用,你乃朝中第一奸邪之徒!為了你的個人前途,竟然置祖制於不顧,讓陛下背負天下罵名,你終將被世人唾棄!當世奸臣,以你為第一!”

楊慎破口大罵。

但在張璁聽來,這只是過嘴癮罷了。

罵人有用的話,也不會你在牢房裏面,而我在外面。

張璁屏退跟來的錦衣衛,等只剩下他跟楊慎後,張璁問道:“你以為,這一切都是我主導的?”

楊慎不搭理張璁。

楊慎當然知道,背後另有始作俑者,張璁多半只是個頂在前面的傀儡小人,但這時候偏偏是你來,不罵你罵誰?

別人我罵得著嗎?

“用修,難道你不知道,自己一直被人蒙在鼓裏嗎?”張璁此時好像鐵了心要把朱浩出賣。

雖然他知道這樣做很犯險,但如果不借助楊慎,就沒法讓朱浩“身敗名裂”,那朱浩就會繼續享有皇帝的寵信,以及文官集團的偏袒……只有把朱浩打成文官集團最大的敵人,才會令朱浩在朝中混不下去。

你一個二五仔,還想入閣?

我就要斷你的路!

楊慎道:“你是說敬道嗎?”

“你……”

張璁一下子被問蒙了。

原來你楊慎什麽都知道?

那為何之前你沒有對付那個朱敬道?

楊慎一臉頹喪之色,活脫脫第二個凡事都慵懶待之的朱浩,他一臉無所謂地道:“成王敗寇,今日不能令陛下回心轉意,但我仍舊可以明節義,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張璁冷笑:“用修,你真是執迷不悟,大好前程你不要,非要尋死?死之前,難道你就不想知道點什麽?”

楊慎回敬以冷笑:“不想知道,宵小之徒所言事,斷不可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