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五章 時過境遷(第2/2頁)

這是楊廷和總結正德一朝的得失後做出的選擇。

而當時全靠朱浩賺錢來緩解一切。

隨著修鐵路和造船之事的推進,朱浩這邊能提供給皇宮的財富並沒有得到實質上的擴充,但其實也沒斷,還有所增加,但就算這樣也滿足不了朱四的胃口。

朱四體會到皇權的至高無上,頤指氣使之余,天下財富也想掌控在手。

當皇帝的為了議禮大肆索要開銷,畢竟要為他父親修宗祠,還有皇後和妃嬪家裏的打賞,以及身為帝王非常重要的一點……維持日常體面等等,這都建立在有著充足錢財供應的基礎上。

連江南各處采購和置辦,也加大了投入,這也是為了維系皇家的體面。

“朱先生,您還在呢?”

朱浩一個人悶頭批閱奏疏,王佐出現在門口,卻不往裏面進。

朱浩擡頭問道:“王指揮使,有事?”

王佐這才進來,抱拳道:“東廠傳來訊息,說是明日按照聖諭要發配一些人出京,黃公公讓卑職將名單交給您,看您是否有意見。”

朱浩道:“此等事,奏報陛下便可,具體情況我已知曉。”

第二次杖刑結束後,皇帝也知道,再這麽下去,打死的人會更多……第二次打死了四人,一共死了五個,這其實已比歷史上死十七人好了很多,但該有的血案還是有了,歷史照樣會把這殘暴的一幕記錄下來。

當然目前是死了五個,未來幾天,會不會還有人因傷而死,很難說。

王佐走到朱浩身邊,小聲道:“那位翰林院侍講楊學士,要被發配雲南永昌衛,明日一早便帶枷上路,他臨走前跟卑職說,希望能再見您一面。”

楊慎……

朱浩並不想去見,他跟楊慎已沒什麽好說的了。

曾經朱浩幫過楊慎,希望能通過楊慎地位的提高,讓其心態歸正,不再成為大禮議事件的魁首,但似乎他犯了劉春所說的那種忌諱……明明知道像大臣直諫這種事一旦出現,繼承了楊廷和衣缽的楊慎怎麽都跑不掉,為什麽還要為做無謂之爭呢?

再說,楊慎這樣的人,也不值得他去幫。

如果只是因為憐惜其才華,這世上有才的人多了去,不至於說為了一個楊慎而改變歷史走向。

“看情況吧。”

朱浩沒決定是否去見。

他倒是忽然想到了一個人,對王佐道:“麻煩王指揮使去幫我帶一個人來,今晚我想跟他聊聊。”

……

……

朱浩要見的人,同樣是曾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徐階。

只是從時間發展來說,那是未來的事,而有了朱浩的出現,徐階能否像歷史上那般成為大明股肱之臣,甚至是撥亂反正的關鍵人物,已成為不確定因素。

有朱浩在,就會限制歷史上一些人物的崛起。

諸如現在朱浩已在針對夏言,下一步他還會對付嚴嵩。

當一些人崛起後,勢必會成為朱浩強勁的對手,那朱浩就要將他們扼殺於搖籃之中……但對徐階,朱浩下不去狠手,或者說,在朱浩眼中徐階不是敵人。

雖然朱浩也知道,未來徐階的“撥亂反正”,也可能就是針對他朱浩。

“敬道……不對,應該稱呼你朱學士,這是何地?”

徐階走進議事廳,這裏的一切讓他覺得十分新鮮。

最近有件事,徐階晉升為修撰,可是連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麽升上去的,畢竟徐階剛考中進士不到一年。

別的編修,三年都未必獲得晉升,六年、九年的也有,多數還都沒等到升修撰就到六部或地方為官了,而他則平步青雲,也成為同一批進士中的佼佼者。

在這次大禮議事件,徐階沒有參與其中。

“坐吧。”

朱浩此時已把奏疏什麽的全都收了起來,只是單純想跟徐階聊聊。

徐階坐下後神色平靜,最近左順門的事件對他未形成大的影響,他也不會去關心現還在詔獄中那群人的情況……或者說,這是他想知道而不敢知道的。

徐階變得謹小慎微。

朱浩道:“用修明日就要被發配雲南永昌衛,你我一起去給他餞行。”

“怎麽會?”

徐階目瞪口呆,驚愕無比。

楊慎作為翰林院侍講學士,為太多人羨慕,結果一轉眼就跌落凡塵,徐階當然知道這是殘酷的政治打壓的結果。

朱浩搖頭道:“不必太過驚訝,他命該如此,我們只是秉承朋友之義前去送行,題外話多說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