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六章 山水有相逢(第2/2頁)

或者這是楊慎“報復”他的手段?

二人書信來往頻密的話,那皇帝肯定會對朱浩產生猜忌,如果楊慎再於信函中故意說一些“大不敬”的話,那對朱浩會更不利。

朱浩雖然覺得這麽想有點腹黑,但本來楊慎就是這種無利不起早之人,朱浩也不得不有所提防。

……

……

楊慎的囚車,往火車站而去。

這是朱四特意安排的。

讓楊慎先乘坐火車到西山,再從西山以馬車南下。

朱四就是想在楊慎這樣守舊文臣面前,展現一下火車的厲害之處,這也算是一種耀武揚威的手段。

徐階看著馬車離去的方向,郁郁不樂地問道:“他這一去,還能回來嗎?”

“應該是不能了。”

朱浩搖頭。

“唉!”

徐階嘆息了一聲,又問道:“以他的才華,就算不當官的話,也能留名青史吧?”

朱浩回頭打量徐階。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楊慎是個大才子,而徐階則是典型的政客。

二人留名青史的方式有所不同。

正因為徐階有著往頂級政客方向發展的潛質,所以看人方面還是很準確的,哪怕現在楊慎的名氣還沒有到在一個時代獨樹一幟的地步,甚至也沒到能稱之為“大名第一才子”的程度,可徐階還是敏銳地感覺到,楊慎將來會因才華而得到歷史的尊重。

“回去吧。”

朱浩道,“我回禮部,你呢?”

徐階嘆道:“我還是趕緊回翰苑吧,出來這麽久,就怕回去後,不好對身邊人說。”

朱浩笑著問道:“說什麽?”

徐階沉默不答。

現在翰林院中人才凋零,本來就沒幾個人幹活,這會讓翰林院上下都有一種媳婦熬成婆的感覺,畢竟空出的位置太多了,剩下的人晉升的機會也就大大增加,雖然在大禮議的問題上或許他們沒有跟主流輿論保持一致,會被人非議,但由此帶來官職晉升的機會卻是實實在在的。

徐階現在考慮的並不是升官,而是怕別人的流言蜚語。

朱浩估計徐階是怕被人知道,他跑出來送楊慎離京。

楊慎是以戴罪之身離開京城,除了朱浩和徐階外,別人一個到場的都沒有,其實也說明了問題所在。

“回頭跟我一道入宮面聖吧。”朱浩道。

徐階突然想起什麽來,問道:“今日沒有早朝嗎?”

大明的禮部右侍郎,涉及到議禮的關鍵事項,本來應該準時去參加朝會,但朱浩卻像個沒事人一樣,帶他出來送楊慎?

朱浩這是故意跟皇帝唱反調嗎?

朱浩笑道:“出來送送用修,就當是送別老朋友。”

話是這麽說,但徐階總覺得朱浩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

你送老朋友,就連朝議都不參加,這是要因私廢公?

朱浩道:“來年開春後的經筵日講缺人手,還是那句話,我想把你提上去,雖然以我目前的實力還不夠,但總算你是你那一科進士中我最欣賞的一個。”

“呵呵。”

徐階苦笑不已。

他並不覺得自己有多出彩,只是朱浩對他好像很看重的樣子。

以前他對朱浩也是愛搭不理,就在於他看不出跟朱浩接近能帶來什麽政治上的便利,以往他還覺得跟朱浩見面,已算是給足了朱浩面子,畢竟當時朱浩是新皇、文官兩邊都不討好的人。

可現在……

徐階知道了,原來朱浩深藏不露,這才是真大佬。

二人一起往城門口方向走。

徐階還是不太想主動跟朱浩搭訕。

朱浩問道:“你對火車怎麽看?”

徐階道:“挺好的。”

依然是似是而非的回答。

朱浩笑著問道:“那如果讓你來督造火車的話,你有何見地?”

“那……在下對此並不在行,可能要讓敬道你失望了。”徐階當然不會去接一些自己不擅長的差事。

朱浩道:“有能之人,不應該一直守在翰林院,你該考慮到外面歷練一番。”

“……”

徐階有些無語。

當初你朱敬道被安排出翰林院的時候,所有人都替你惋惜,你自己好像也很失望的樣子,現在輪到你風光了,便不顧別人的考慮,要把人從翰林院薅出去?

朱浩笑道:“你放心,無論給你安排什麽差事,都會給你保留翰林院內的職司。兼職辦差,如此既不負翰林的名聲地位,也不會耽誤你為朝廷效命,更能讓自身有所歷練,為何不做此選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