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有抱負,無野心(第2/2頁)

這份詔書中,朱四明確說了,若在此戰中立功,可以得到額外的提拔,完全無視資歷和年齡。

朱浩道:“我早說過,要不了幾年,你回翰林院後至少能晉升侍讀、侍講,甚至可以當學士,你未參與到議禮,但為陛下在別的方面立下功勞,同樣可以作為進身之階……你是想留在天津,還是去往江浙?”

“二者有區別嗎?”

徐階不太明白。

雖然天津這地方距離京城近,但畢竟離開了權力中樞,而去往江浙就更不用說了,光聽朱浩的許諾可做不得準。

徐階都不確定朱浩是否真有本事能遞上話,或者他被調到天津來,可能都不是朱浩的主意,而是旁人的意思,朱浩不過是跑個腿傳個話罷了。

幾時見過主持某件事的人需要親自去幹辛苦活的?

朱浩道:“當然有區別,在天津這邊相對更安定些,去江浙則會有一定危險。但這裏只有文政上的功勞,而去了江浙,則能獲取督撫之功。”

“督撫?”

徐階又搖頭苦笑。

說什麽鬼話呢?

我一個工部郎中,就算跟僉都禦史相比還差了很多,朝廷怎可能讓我一個年輕尚且考功不到三年的進士當什麽督撫?

朱浩道:“只要你願意,我可以跟陛下提請,給你一個鎮海督撫職位,由你作為平定海盜倭寇的首腦,帶兵前往。”

“那……不行!”

徐階當即回絕,“在下不懂行軍打仗,兵法稀松平常得緊,光會紙上談兵哪裏能打勝仗?還是繞了我吧!”

徐階比較理智,超出自己能力外的差事,他是不會接手的。

“由著你吧。”

朱浩看出來了,徐階現在對他抵觸比較大。

大概需要潛移默化,讓徐階先習慣領兵,讓其從一個純粹的文臣,變成一個擁有治國平天下抱負的國之棟梁,這中間其實有很長的路要走。

……

……

朱浩剛到天津,連演習都未舉行一次,就要送新一批海船去江浙。

徐階跟朱浩一起到碼頭送船只離開。

徐階直接問道:“為何不把船廠就在距離海患近的南方呢?”

“呵呵。”朱浩笑了笑,“早就設了,這不過是我大明三大船廠之一,看起來我的任務是靖海,但其實我的任務是為大明征服海外領地,把許多海外的好東西,帶回到大明來,進而建立起龐大的殖民地。”

徐階幾乎一個字都沒聽懂。

但他不失禮貌地笑了笑,身體卻有意無意地離朱浩遠一點,大概意思是,你這個瘋子,我不跟你說話。

這頭朱萬宏準備搭乘船只往江浙去。

“朱侍郎,您不同去嗎?”

朱萬宏過來向朱浩行禮。

朱浩道:“我暫時還不著急,這邊的造船事宜,我尚未處置好。朱千戶先去打個頭陣。”

朱萬宏嘆道:“卑職可無此能耐,到了江浙,只怕大軍群龍無首。”

朱浩笑著搖搖頭:“不會的,那邊自有人帶兵出征,朱千戶只管隨船前往。如果你要回南京,記得跟前線的統帥打一聲招呼,我已去信,告知只要你想走,隨時可離開。”

“誰?”

這不但是朱萬宏的疑問,徐階也是滿腦子問號。

二人都往朱浩身上打量。

朱浩仍舊不對他們作答。

其實這個人,正是陸湛卿的祖父陸完。

陸完因寧王案被罰戍福建靖海衛後,一直上奏朝廷說明自己的冤枉,而因為有他孫女在朱浩面前吹風,再加上陸完跟楊廷和是政敵,楊廷和倒台後,陸完終於獲得了將功折罪的機會。

那就是帶兵平定江浙一帶的海盜和倭寇。

當然他沒資格主導一切。

真正負責這件事的仍舊是朱浩,而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駱安,已先期前往,駱安的主要任務就是充當監軍。

朱浩之前邀約徐階當督撫帶兵,是真心誠意讓徐階當個主帥,哪怕不是主帥,當副帥也可以,可惜徐階沒有那份膽氣。

跟陸完有幾乎相同命運的還有王瓊。

王瓊在西北也獲得重新啟用的機會,但並不是一次就給其高位,同樣是在別人的監督下完成一些基礎的日常公務,為王瓊將來能重新鎮守大明北疆而做準備。

朱浩沒有什麽政治立場上的偏頗。

這些人只要還能用,不管以前做過什麽,就算過去了。

他現在更多是以一個權臣的身份指揮和調度整個大明體系的人才,如果只是以自身好惡,或者是以文官標準去要求人,那他想改變大明的夢想,只會帶進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