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隕落(第2/2頁)

“好。”

張佐並不覺得有什麽問題。

不管怎麽說陸松都是興王府的“忠臣”,深得老興王和當今天子的信任,回來後配合做事的同時,還能緊盯著朱浩,讓皇帝知道其一舉一動,這對張佐這個內相來說,乃再好不過的事情。

張佐並沒有挑唆皇帝跟朱浩關系的意思,甚至他還覺得,皇帝讓朱浩留在京城,是為了給朱浩當首輔鋪路,君臣間非但沒有嫌隙,反而是一起奮鬥篤實統治基礎的關鍵時刻,怎可能會有什麽糾紛呢?

張佐很願意跟朱浩通力協作,對大明社稷的安穩保駕護航。

但他不知道的是,其實朱浩離心甚篤,或者說,朱浩很想擺脫這種固定的生活模式,到外邊闖一闖。

……

……

入夜後。

朱浩到了唐府,唐府上下已經在準備喪事。

唐寅處於彌留狀態,其好友文徵明負責參加喪禮的親朋好友的接待工作,而唐寅因為平時生性隨和,結交的朋友很多,大多數都是沒有官品在身的讀書人,就算是有當官的,官品通常都不高。

官品高的也看不上唐寅這種野路子出身的幸臣。

唐府沒有避諱旁人來慰問,一時間賓客雲集,其實大多數人都是想來親眼看看,名震一時的唐寅到底是真的要死了,還是說只是虛驚一場。

朱浩的到來,多少引起一些轟動。

畢竟朱浩已是翰林學士,堂堂翰林院掌院,在來訪的賓客中地位最高,但朱浩沒有跟任何人應酬的心思,進到內院,見到床榻上面色蠟黃的唐寅,走上前摸過脈搏,已是斷斷續續若有若無。

唐夫人走了過來,眼眶通紅,眼角隱有淚痕,行禮後哽咽地問道:“不知……我家相公……還有救嗎?”

唐小嬌妻明顯不想接受丈夫即將死去的現實,總覺得朱浩有起死回生的能耐。

朱浩喟然搖頭:“讓前院開始準備吧。”

跟著朱浩進房來的文徵明湊近問道:“不再做一些嘗試?不是還有氣嗎?”

朱浩顯然對此已沒什麽好辦法。

無力回天。

正說著話,外面進來一行,乃是錦衣衛。

為首者乃駱安和剛回京城的陸松,二人進來後,其余人等識相地退到門外。

駱安湊近在朱浩耳邊說了句話。

朱浩點頭:“讓她進來吧。”

隨後陸松出門,將一個裹得嚴嚴實實的女子,從後門迎進唐府,並一路來到唐寅的病榻前。

等來人將鬥篷摘下,正是之前一直不肯在唐寅面前出現的婁素珍。

朱浩心想,嘴上一直說到死都不見,現在你們很快就將陰陽永隔,就算唐寅還剩下最後一口氣,又能做什麽?

婁素珍的出現,朱浩並不意外,甚至駱安和陸松也不覺得意外。

因為誰都覺得,婁素珍跟唐寅的關系那麽密切,兩人沒成夫妻乃是一種遺憾,總不能一輩子的摯友,到死前都不能再見一面吧?

只是因為唐寅已經娶妻,很多事不方便罷了。

婁素珍沒說什麽,甚至沒跟朱浩等人行禮,走到床榻邊,望著床榻上奄奄一息的唐寅說道:“本不來見,是希望你能吊著一口氣,多活幾日,現在已無希望,那見與不見便無區別了。”

就像是一種臨終前的告別。

話很樸實。

床榻上的唐寅,好像受到某種感召一般,已經昏迷兩天一夜之後,突然就睜開眼。

眼睛瞪得大大的,但眼神裏已經沒有任何光彩,就像是臨別前要看看這個世界最後的風景,同時想在告別人世時再看一眼自己記掛的人。

可惜只是那麽一息間,然後唐寅便閉上了眼睛,臉上沒了任何生氣。

朱浩走過去,摸了摸脈搏,然後對駱安和陸松點點頭。

意思是。

葬禮可以開始了。

……

……

等陸松把消息傳到外邊的院子時,哭泣聲傳來。

婁素珍只是重新戴上鬥篷,用哀怨的目光看了看逝去的唐寅,又瞥了朱浩一眼,便在駱安引領下出了屋門。

由始至終,除了朱浩三人和死前的唐寅知道婁素珍來過外,再無人知曉。

此時外邊的哭泣聲越來越響亮,最後連成一片時,朱浩知道,自己通過十年努力,盡心盡力改變一個人,最終依然難逃宿命!

即便這十年來他做了最大的努力,跟唐寅相交莫逆,各種先進的醫療手段都用上,但始終無力回天。

“老唐!屬於你的時代過去了!

“我的時代暫時還沒到來,現在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你走得太急,沒有親眼看到我描繪的黎明景象,自然也沒機會見證這個時代的變遷!

“你以為我什麽都沒做,但其實……我已經遵循內心指引,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我相信很快這個世界就會天翻地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