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賣官鬻爵(第2/2頁)

張佐笑道:“陛下有意征募天下道士,尤其是那些道法高深,能測天相,還能洞察未來,最好是會煉制丹藥的天師。這些人若入京,總需要有地方安置,太清觀乃城南大觀,人傑地靈,修整一番用來安置他們再合適不過。”

黃瓚雖然一向擅長逢迎,但他畢竟是做實事的,但凡精於過日子的戶部掌舵人,都會覺得皇帝給出的理由太過扯淡。

“道士?只怕沒什麽能耐……”

黃瓚差點就想說,那些道士都是招搖撞騙的神棍,誰信誰傻逼。

張佐道:“黃部堂,咱家不是來跟您商討這件事是否可行,而是告之陛下的口諭,就算有人持反對意見,你也要絲毫不差地執行,不是嗎?”

“這……”

黃瓚無言以對。

“咱家只想問黃部堂,重修太清觀的話,戶部能拿出五萬兩銀子嗎?”張佐直接說出了數字。

這可把黃瓚嚇了一大跳。

什麽道觀,要動用五萬兩銀子修繕?

為啥不直接去搶?

五萬兩都能修好幾座宮殿了,朝廷難道在修繕道觀前,不去核算下成本嗎?

但就在他要提出意見時,突見張佐神色不對,立即明白過來……重修太清觀根本用不了那麽多銀子,皇帝只是找個借口從戶部調撥錢糧,或是用在別的什麽地方,甚至有可能被張佐等具體經手人克扣下來挪作私用。

“五萬兩,太多了。”

黃瓚直言不諱,“年初調宣府帑幣也不過才十二萬兩,這還是近幾年最多的一次。如果要加上往三邊等處調撥,錢糧總數都不會超過三十萬兩白銀,朝廷上下如今都在節衣縮食,各家王府祿米已有半年沒發了。”

黃瓚表明了現在朝廷府庫面臨的困難。

如今朝廷在開源方面進展並不順利,朝廷還要修鐵路、造火車,還要造船……雖然那些開支的大頭都是朱浩籌措,但皇帝在執掌朝政後,已多番跟朝廷要銀子,名義就是修鐵路,但其實那些銀子被皇宮調走後,幹什麽用了沒人知道。

近來皇宮采辦的東西非常多,還有個大頭的開支,就是在安陸州重修興王府,蔣輪回安陸已有近半年時間,最近一直留在那邊大興土木。

張佐臉上有些不悅:“白銀五萬兩都嫌多?陛下還沒說要八萬兩、十萬兩!黃部堂,你可是有能耐的人,若是這點銀子都弄不出來,陛下會很失望,你看……是否想辦法給解決一下?十天之內,可以吧?”

黃瓚琢磨了一下,皇帝這是跟我私人要銀子?

莫非是讓我買官?

張佐道:“聽說黃部堂一直想晉升為吏部尚書,你看……”

黃瓚本來還不是很明白,聽了這話再愚鈍也清楚了,皇帝就是讓他掏腰包,這樣才會給他吏部尚書的職位,讓他可以風光一把。

為了給楊一清騰位置,石珤從內閣退下來當吏部尚書,朝中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其幹不長久,也都在想下一任吏部尚書是誰,黃瓚先前爭取過,但活動時沒花什麽銀子,主要是走楊一清的關系。

大概正因為如此,惹惱了皇帝,皇帝現在要給他出難題。

黃瓚道:“朝廷可以調撥三萬兩……另外……可以從其它地方,找補兩萬兩出來……”

張佐笑道:“銀子擠一擠總是有的,如果涉及吏部尚書官位的話,五萬兩就有點少了,怎麽也要六萬兩,你說呢?”

還帶加碼的?

黃瓚想了想,如果讓自己出六萬兩銀子的話,必然拿不出來,現在蘇熙貴能給他提供多少銀子他心裏沒數,但如果是出三萬兩的話那就一點問題都沒有,不用蘇熙貴出手,他自己就能拿出來。

“在下願意試試。”黃瓚道。

“那好,就十天,六萬兩白銀,要成色好的官銀,有三萬兩名義上是用來修太清觀,剩下的三萬兩你不用在朝堂報,咱家會派內府的人跟你接洽,如果你有何疑慮,直接跟東廠的黃錦黃公公提。”

張佐的意思,咱這算“私下交易”。

不讓朝臣知道,不然朝臣會懷疑你黃瓚從個人腰包掏出三萬兩銀子的用意。

“是。”

黃瓚心裏慶幸不已。

好歹自己有機會當吏部尚書了,就是不知道這事是否靠譜。

皇帝這是在公開賣官鬻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