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忙人(第2/2頁)

蘇熙貴覺得,庶吉士出身的嚴嵩能一直記得他,委身巴結,甚至願意給他一些官場上的便利,那他就應該投桃報李幫其引介一下。

朱浩心想,如果你知道此人未來迎合媚上,在朝權勢只手遮天,對待政敵殘忍無情,你大概就不會覺得他是好人了。

“還是不見了。”

朱浩現在沒有整治嚴嵩的打算,但也沒打算收攏對方當小弟,把這樣一個人精收到麾下對他半點好處都沒有,歷史上嚴嵩對提拔他的夏言簡直一點情面都不講,窮追猛打,多加迫害,甚至造謠致使夏言被嘉靖皇帝下令斬首,其人品之卑劣可見一斑,提拔嚴嵩就跟養一只白眼狼無異。

“我來南京,不是為了接任南京工部尚書,陛下交托的差事,是讓我去海外找尋靈丹妙藥,雖然未必要我親自去,但南京官場的事與我無關。”

朱浩的意思,不是我刻意針對嚴嵩,是我不會跟南京官場的任何人有實質接觸。

蘇熙貴搖頭嘆息:“那實在太可惜了。”

雖然他沒說得很清楚,到底可惜什麽,但朱浩卻能覺察出。

所謂的可惜,就是朱浩本來有機會利用皇帝的寵信收拾和整頓南京官場,把南京兵部尚書、守備勛臣和守備中官都羅織到麾下,在江南建立起強大的人脈,未來不管是做生意或者在中樞任首輔都大有助益。

朱浩等於是過寶山而不入。

……

……

朱浩在南京,只做兩件事。

一是籌措銀子雇人,第二件事就是準備出海。

朱浩抵達南京不到三天,陸完雇請的一位名叫張連交的門人前來投貼拜見。

陸完去京城述職,可能要接受嘉靖皇帝新的委派,這個張連交只是個生員,據說是陸完於靖海衛落難時,得過此人救濟,以至於陸完被朝廷起用後,便收下張連交在身邊做幕僚。

“……陸公走之前特別交待過,等朱大人南下後,好生款待。”

張連交別看沒官職在身,但他身家豐厚。

此人四十多歲的模樣,看樣子以後很難再去考鄉試入朝為官,要上位只能靠給人當師爺,憑借東主的權勢在官場經營關系網,交好各級官員,為子孫後代入朝做鋪墊。

這次見到朱浩這般“大人物”,他表現得異常恭敬,本來要下跪致禮,卻被朱浩攔住了。

朱浩問道:“陸中丞走之前,沒說南方靖海之事有何困難?江浙沿海的盜寇是被他領軍一掃而光,但閩粵之地並不太平,他這一走,只怕會令盜寇卷土重來。”

張連交道:“無礙。沿海各衛所,最近一年多頻頻出動,海盜、倭寇和亂民,已龜縮到海外島嶼,不敢進犯。”

朱浩搖頭:“盜寇在島上,難道不吃飯嗎?餓肚子的滋味可不好受……為了不餓死,那些盜寇免不了會持續襲擾沿海地區百姓,劫掠來往海船,總不能指望他們自己種地自給自足吧?雖然我這次南下,不是為領兵平寇,但對於海防事宜還是要管一下。”

朱浩作為南京工部尚書,南方戰事的確不歸他管。

其實這是朱四的小心思,防止朱浩利用軍隊“做文章”,並不是說朱四防備朱浩領軍叛亂,而是覺得朱浩如果留在南方打仗的話,回京城就更遙遙無期了。

朱四查過,要徹底靖海,沒個三五年根本完不成,這次朱四將陸完調回京城,也有一種讓朱浩到了南方,必須要跟南京守備、江浙地方官員接洽的意思,給朱浩領兵制造一點麻煩。

加上朱浩本身只是南京工部尚書,朱四覺得,這樣定會讓朱浩知難而退。

但其實朱浩的目的,並不在如何平海盜和倭寇,而是帶一批人出海,這點朱四沒有限制……可能朱四覺得,朱浩出海過不了多久就會回來,畢竟海外都是茹毛飲血之地,有探索的價值但沒有長期居住甚至經營下去的價值。

你不回來,難道留在海外跟“野人”一起生活?

張連交道:“若是朱大人要見什麽人,學生可代為引薦。”

陸完是出發去京城了,但留下張連交的意義卻體現無遺。

作為陸完的親信,張連交無官職在身,但地方官將要找陸完談事,必須走張連交這條門路,再加上朱浩目前在朝中的地位已不再是秘密,那只要張連交幫忙引薦,誰敢不給朱浩面子?

而朱浩並不需要那些古板迂腐的文官屈從於他。

文官對他來說壓根兒就沒有價值。

他要的是沿海各衛所的關系網,尤其是那些衛指揮使、指揮僉事,再到下面的千戶、百戶等,把他們充分調動起來,招募人手,如此出海籌備工作就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