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造城運動(第2/3頁)

這次朱浩直接走水路。

以鋼鐵巨艦為指揮艦,帶領龐大的船隊,僅僅十五日左右,朱浩的隊伍便由順豐城抵達巴拿馬太平洋一邊近海地區,等登陸後才發現歐洲殖民者並沒有把城池修復,即便周圍有一些城鎮的影子,但在佛郎機人發現大明艦船抵達後,都一窩蜂往北逃散。

朱浩不知不覺間,已讓大明軍隊成為美洲地區煞神般的存在,土著那邊自不必說,誰遇到都會覺得是天神下凡來拯救他們的,而歐洲殖民者現在也開始把大明軍隊當成是無敵雄師,已經不敢跟大明軍隊正面交鋒。

朱浩這次帶來了他親率的新編練的土著兵,大概五千人,乃是裝備了燧發槍,並會使用火炮的阿茲特克人,這算是朱浩麾下不屬於大明軍隊系統的最強存在。由於信任問題,他們還沒有配備新式步槍彈的前裝速射步槍,單就是燧發槍的威力,已非此時還裝備火繩槍的歐洲殖民者可比。

在登陸部隊中,大明官兵不過六百,占比微乎其微,與此同時還配備五千印加兵,他們看上去比以往粗獷很多,身上腱子肉隆起,身高體壯,多為盾兵、矛兵和持弓弩的冷兵器士兵。

加上隨行工匠,隊伍一共兩萬人上下,靠這麽點人要分別在巴拿馬東西海岸各造一座城市不太現實,剩下只能等陸路大軍前來。

這次從陸路遷徙過來的印加人差不多有二十余萬壯勞力。

二十萬民夫將會從厄瓜多爾一路穿行到後世哥倫比亞地區,加上他們的家眷,拖家帶口有五六十萬人,沿途行進速度不快,但這樣的人口基數已具備建立城邦國的實力。

這批人除了有被流放的印加帝國皇家衛隊士兵外,還有很多邊民以及被印加帝國侵略、無家可歸的小部族城邦子民,朱浩讓他們遷移到中美洲來,等於是給他們一個建立自己家園的機會。

……

……

一個月後,印加移民順利抵達巴拿馬境內。

這股力量被歐洲殖民者發現,他們也曾派出小股人馬,想把這幾十萬人一口氣拿下,但隨後他們就發現……眼前再也不是他們以往印象中隨手可滅的軟柿子,就算這批人馬,基本沒有大明軍隊護送,單就靠壓陣的五千阿茲特克燧發槍兵,就足以抵擋任何形式的襲擾。

歐洲殖民者現在別說不是大明軍隊的對手,連被大明軍隊訓練出來的阿茲特克武裝力量,也只能甘拜下風。

除非歐洲殖民者加大調度,從歐洲源源不斷向新大陸運送兵馬,否則再以他們以前那種一次出兵不過一二百,甚至幾十人就想取得一場輝煌勝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六十萬移民抵達巴拿馬地區。

加上從巴拿馬周邊臨時招募來的幾千土著,還有朱浩帶過來的兩萬兵馬和工匠,浩浩蕩蕩的中美洲大建設運動開始了。

這批人領到的任務很簡單,那就是建造城池,目前不用他們耕作土地,朱浩的船隊從新城和順豐城為他們源源不斷運輸來糧食和必要的生活物資,至於造城需要的土石方等,可以就地取材。

這不得不說到美洲土著在修造城池方面的天分,他們以前連輪子科技都沒發明,卻可以用巨大的山石修造各種石像和金字塔等,他們修建的城池防禦強度也很高。

現在朱浩帶給了他們成型的建築技術,讓他們免除後顧之憂,以此來修造朱浩設計的城池,對他們來說輕而易舉。

隨著造城運動開始,北方阿茲特克人也開始南下,往巴拿馬北部地區遷移,中美洲本身就有很多歐洲殖民者留下的城鎮,這些城鎮本身也都有土著的存在,但他們更多是作為下等人,負責繁重的體力活,應有的生活保障一概沒有。

歐洲殖民者逐漸撤出中美洲後,這些原民需要新的武裝力量庇護,當他們聽說巴拿馬的本族人開始造城後,大批中美洲原住民,拖家帶口往巴拿馬地區靠攏。

朱浩給予他們足夠的土地,讓他們在這邊修造自己的房屋,無須全都種植糧食,也可以種植棉、麻甚至桑樹等經濟作物。

征服印加帝國最大好處,就是解決了糧食供應問題,美南洲幾種特別的糧食作物,雖然口感未必很好,但勝在產量高,能養人,各種作物的種植讓這些處於原始落後生活形態的部族人能填飽肚子。

同時,這些土著還能上繳大量賦稅,幫助朱浩推進工業化進程。

造城運動進行的同時,城內各種工坊的建設也步入正軌,各種輕工業產品陸續出現,讓東西兩座巴拿馬城成為香餑餑,這裏的輕工業品可以輕易換到土著種植出的糧食,順利解決城內的口糧問題。

隨著朱浩在美洲經營近三年時間,他統治下的土著,已不再是那種穿著動物皮毛和簡單覆蓋樹葉的原始人,基本上做到了人人穿著衣衫,腳上開始有了鞋子,部族人口的醫療衛生條件也有了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