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不速之客(第2/3頁)

這是誰慣皇帝你的壞毛病?

朱四倒也不是無的放矢。

以前朱浩為他出謀劃策,每次幾乎都能把事情的方方面面給說透徹,能拿出各種解決方案,而且也基本都能執行下去,這讓朱四理所當然地認為,現在面臨外夷的威脅,你們就應該負責到底,而不是拿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結論來忽悠朕。

楊一清道:“陛下,老臣願意親自領兵前去禦敵。”

“不用。”

朱四明顯對楊一清不信任,琢磨了一下,道,“先抽調各地衛所兵馬,尤其是北直隸、遼東等處,就近出兵,集結一萬大軍鎮守天津一線海岸,若賊寇貿然發起登陸,就以火槍、火炮將其殺退!”

劉春出面問道:“可要是狄夷的船隊長時間賴著不走呢?”

“那就調江浙等處海船北上,跟他們拼了!”

朱四也惱了。

你們沒主意,朕給出應對方略,你們還這麽嗶嗶,給你們臉了是吧?

楊一清道:“對方意圖不明,或可派出使節,探探他們的底細。”

朱四一聽越發惱火,就好像吃了槍藥一樣,怒氣沖沖道:“楊閣老,你到底是主張開戰,還是講和?”

“這……”

楊一清其實很想說,這群人來者不善。

就沒聽說過誰能以鋼鐵來制造輪船,這東西以風帆能帶得動嗎?他們是怎麽出現在大明海疆的?

還有他們如果擁有這麽強大的海船,大明江南那些風帆戰艦能對付得了?火炮射程四五裏……大明的火炮射程連兩裏地都費勁呢。

這種海戰,根本沒得打。

還不如問清楚對方到底需要什麽,趕緊把這群來者不善的人給趕走得了,哪怕是犧牲點利益也值得。

對方要是只想以鋼鐵海船來秀秀肌肉,那就盡管讓他們秀好了,反正對大明來說,這樣的強敵最好別貿然去碰,就算要開戰也得先把對方的技術學來再說……揚長避短方是取勝之道,而所謂的揚長,當然就是發揮大明騎兵和步兵結合的作戰方式。

大型的鋼鐵海船,靠岸時總不能直接就沖到岸上來吧?總需要以小船載著兵員上岸,到那時,大明火炮和弓箭手的機會不就來了?

朱四油鹽不進,怒氣沖沖道:“限期半個月,若沒法將賊寇殺退,朕拿帶兵將領是問!”

……

……

大明開始調兵防備朱浩的兵馬。

集結一萬兵馬……朱四覺得,數量應該夠了,但他不知道的是,這點兵馬連給朱浩大軍塞牙縫都不夠。

也就是在天津衛附近各個衛所調撥了數千人馬,在海岸附近開始布防時,朱浩讓他們領教了一下什麽叫做武器的代差。

當晚一輪火炮齊射,直接把海岸線臨時修築起來的堡壘,全給夷為平地,而且趁著夜色,朱浩的軍隊開始登陸,迅速占領了毗海而建的船廠以及依托船廠建起的城池,然後迅速修築防線。

所謂的防線,其實很簡單,就是依托城池那簡陋的城墻,布置起大量炮台,如此一來,只要大明軍隊靠近城池五裏內,全都會被炸成齏粉。

第一步登陸的有一萬兵馬,其中一半用來守衛城池,另外一半主動出擊,數量不需要太多,朱浩純碎就是為了秀肌肉。

如果一次出動幾萬兵馬把大明軍隊給擊敗,顯得他勝之不武,就是用五千兵馬迎戰,也可以做到所向披靡。

消息傳回京師,朝野一片轟動。

這次朱四沒有再召開朝會論事,而是直接把兵部尚書王時中和內閣幾人叫到乾清宮,意圖就一個……罵人。

“你們都是窩囊廢嗎?之前還說不讓他們登岸,把他們擋在海上,結果才兩天,他們不僅上岸了,還占領了近海城池……朝廷的一萬兵馬呢?怎麽沒有組織反撲,反而讓對方站穩了腳跟?”

朱四怒不可遏。

王時中解釋道:“回陛下,目前的狀況顯示,狄夷乃海外之人,具體從哪國來的,目前尚不清楚,但他們意圖似乎是占領海岸一帶,要在那兒修築城塞,似有跟我大明做長期貿易的打算。”

“混賬!”朱四怒喝道,“占我疆土,還想跟我大明做生意?就在天津衛?在朕的眼皮底下?”

朱四想說的是,如果他們在東南沿海鬧事也就罷了,現在居然跑朕眼皮底下來耀武揚威?

都還沒有遞交國書,甚至沒有打招呼,就想占據大明的土地?

楊一清道:“陛下,事到如今,不得不以京營人馬為主力,前往天津迎戰,若只是以地方衛所兵馬,只怕杯水車薪。”

王時中道:“楊閣老,目前來看,狄夷登岸人馬並不多,以夜不收來報,估摸也就一萬左右,想要將其擊退應該不難。”

楊一清搖頭道:“只要他們海船仍在,那就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局面,對我大明不利,此時應當集結各路人馬,若只是以兩三萬出擊,形成添油戰術,不足以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