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不一樣的使節(第2/3頁)

但這需要有人前去敵營出使。

“楊閣老,你是想犯上作亂嗎?陛下沒有讓任何人,出城與狄夷談判。”張璁不敢發作,只能低聲下氣說話。

同時也是為了避免被旁人聽到,讓形勢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楊一清冷冰冰地道:“秉用,老夫所做一切全能是為大明江山社稷考慮……這恐怕已是大明最後的機會,你不去也得去,否則將士們不會答應!你以為現在去請示陛下,時間來得及嗎?”

楊一清就差說,你現在能不能找到皇帝在哪兒都另說。

張璁眼見有人給他送來出使的節杖,心中氣惱至極,卻有兵士立在他身後,大概要架著他出城當使節,他一把將節杖接了過來,轉過身,憤然往城門口方向去了。

……

……

戰事暫時平息。

躲在皇宮內苑的朱四,此時正守著陳皇後,盡量保持鎮定,而裝載著金銀珠寶和值錢東西的馬車早就已經收拾妥當,只要前線探查清楚,他可以隨時踏上南下逃亡的路程。

“陛下……”

張佐急匆匆而來。

朱四急忙起身詢問:“怎麽樣?城南有缺口嗎?百姓怎麽樣了?”

張佐道:“沒有……城門沒打開,城外全都是賊寇,另外楊閣老已下令,讓各城門加強戒備,一旦有開城門獻降者,格殺勿論。還有……城外炮火已經停息下來,似乎賊寇……今晚不攻城了。”

“不攻了?”

朱四一臉迷惑。

朕這邊都在等待城破後,趁亂逃出去,結果你們說不攻就不攻了?

張佐繼續道:“楊閣老派兵部張尚書出城,說是要去跟賊寇談判斡旋。”

“誰給他的權力?”

朱四怒從心頭起。

他這個皇帝沒下旨,楊一清卻代天子行事?

張佐一臉為難之色:“陛下,如今這境況,還要指望楊閣老率軍守城,先前一戰好歹把城門口給守住了,雖然東直門已被炸沒了,但臨時已做了修補。若此時……不遵照楊閣老的意思辦事,只怕……大明江山社稷危矣……”

朱四惱火道:“如果不聽他的話,他會先把朕殺了,是嗎?難道他想當皇帝不成?”

張佐搖頭苦笑。

這時候楊一清再蠢,也不可能萌生當皇帝的想法。

大敵當前,難道現在不是放下一切矛盾、一致對外的時候?就算楊一清所用方法有些偏激,但大抵還是在為朱四這個皇帝考慮。

朱四問道:“城外賊寇為何不攻城?他們是要撤兵嗎?”

“回陛下,敵人並未有撤兵的跡象。”

張佐也覺得納悶兒,低聲分析道,“陛下,眼前的情形有些像南京那邊,爪哇人攻破城門和城墻後也都不進城,似乎忌憚在大明城池內展開激烈的巷戰,或許他們……用兵方面有何忌諱。”

朱四閉上眼,一臉苦惱之色:“只能如此期冀了!派張璁去敵營也好,探探虛實吧,如果敵人能撤兵,朕願意賜與他們金銀珠寶和美女,他們想要什麽就給什麽!”

張佐很想問,你為什麽不早點說?

非要在敵人殺到京城城下時,才想到要拿出大明半壁江山的國力交換你的皇位?

……

……

張璁出城,只帶了兩個隨從。

為了不讓對方誤會,張璁身旁兩人都舉著火把,將周圍照亮,以讓對面確定他們沒有什麽威脅。

最後張璁得以一路進到朱浩所在的軍營。

但朱浩不會親自出來見張璁,張璁進了軍營後,發現營地內果然都是一群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土著,他們看上去皮膚顏色要比明人深一些,心裏琢磨這群看起來就很落後的外夷,怎麽擁有那麽先進的火器?

難道真是朱浩帶給他們的?

“張尚書是嗎?請吧。”

一個土著出現在張璁面前,嘴裏滿口流利的華夏語言,張璁擡頭打量他一眼,很想問,你們怎麽認識我的?

但見對方客氣,也就跟隨進入到營帳內。

帳內立著一個看上去皮膚白一些的男子,此人一身銀甲,看樣式就知道是大明的人。

“你是誰?”

張璁厲聲喝問。

對方道:“張尚書,我叫關敬,大明出征海外的將領,你不認識我了?”

“你……亂臣賊子!”

張璁並不知道關敬是誰,但大概料想跟朱浩派出第一批出海的人有關,“朱敬道在何處?讓他出來見我!”

關敬一臉嚴肅:“我想你還不明白現在的處境,其實只需要我先生一道命令,一個時辰內大明京師就會被夷為平地。”

“你……”

張璁本想怒斥對方一番,以彰顯出自己使臣的氣節,說不定能名垂青史。

但他隨即意識到,周圍除了關敬外,都是一群爪哇國的土著,他帶來的兩個隨從都沒被允許進入這兒,就算他罵得再狠,誰會聽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