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60000營養液加更】

安瀾在見到狼群前就意識到了不對勁。

領地裏最豐饒的區域,也就是被她劃為核心領地的區域,是由補飼點連線圍起來的三角形。在這片區域裏,有蹄動物大量繁殖,不僅形成了數個野豬群、麅子群,連梅花鹿都隨處可見。

但進入三月之後,獵物就變少了。

原本在家門口可以解決的狩獵變成需要跋涉幾公裏,有時候甚至是十幾二十公裏,因為外出的時間太長,到後來她根本沒法把檸檬留在巢穴裏,只能帶著虎崽一起活動。好在檸檬長得很快,七八個月大的崽子努力奔跑著,跟著長輩在雪地裏進行追蹤。

野豬越來越少,梅花鹿幾乎絕跡,越是遊走,安瀾就越感到不安。

她意識到領地裏進入了一個影子般的敵人,而這個敵人正在對獵場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猞猁做不到這點,棕熊做不到這點,就連另一頭東北虎都做不到這點,在她過去的經驗中,除了人類之外,只有一種動物可能帶來這種驅逐效應——

狼。

狼群是東北虎的大敵。

這種此消彼長的關系並不表現在真刀真槍的戰鬥中,而更多地表現在對獵物的競爭中。

也不是說狼把獵物吃完了,光靠吃是吃不完那麽多有蹄動物的,關鍵問題還在它們的狩獵方式上。

眾所周知,大部分貓科動物用伏擊的方式來狩獵,它們往往會悄無聲息地靠近敵人,在距離縮短後發動爆發式奇襲,一擊致命。

但這並不是狼的進攻方式。

狼群通過追趕來消耗獵物的體力,它們往往會分批次進行切割、包抄和驅逐,在某些案例裏甚至曾追出過十幾公裏遠,最後慢慢收攏,迫使獵物倒下。

整個狩獵的過程可以說是聲勢浩大。

這種聲勢對狼群來說是種鼓舞,但對獵場裏的其他捕食者來說卻是滅頂之災。

雜亂的腳步聲、頭狼的嚎叫聲、獵物的哀鳴聲、樹枝被撞擊的斷折聲……所有聲音夾雜在一起,使得任何有耳朵的動物心驚肉跳,催促它們快快逃離。

有時候甚至不需要通過響動來間接驅逐,狼群可能會在切割和包抄時花費太長時間,最後把一整群受驚的鹿從一頭老虎的領地驅趕到另一頭老虎的領地。

早在錫霍特-阿林保護區時安瀾就受過狼群過境的氣,那會兒她足足有一個星期都找不到東西吃,也正是因為狼群的影響,那時她才下定決心,要從其他東北虎手裏打下一塊領地來。

領地標記不僅僅是同一物種間的交流符號,還是跨物種的交流符號,當老虎或棕熊在樹上留下標記時,無形之中就是在警告其他體型較小的捕食者:這裏有猛獸出沒,你們必須夾緊尾巴,東躲西藏著生存,千萬不要去觸地主的黴頭。

可現在偏有人要來觸她黴頭。

安瀾怒火中燒。

她想起自己先前碰到過的那頭狼,也不知道是不是它的家族在作祟。

上個世紀東北地區還能看到許多狼群,現在幾乎是都銷聲匿跡了,這些狼大概率是在錫霍特山脈那邊被數量日益飽和的東北虎排擠得生活不下去,從邊境地帶追著獵物過來的。這也不是沒有先例可循,2006年,琿市邊境哨所還曾觀察到過由27頭狼組成的巨型狼群。

安瀾轉著耳朵,任由檸檬抱住她的尾巴。

她把現在的情況仔仔細細地捋了一遍,又把過去了解到的狼群和東北虎沖突的資料回想了一遍,最後還是決定先動起來再說。

戰鬥的前提是先去弄明白活躍在領地裏的狼群到底有多少成員。

如果是最常見的家族式小狼群,由2-7名成員組成的那種,作為一頭東北虎,直接通過武力就能解決問題;但如果闖入領地的是冬季時因為食物短缺把幾個家庭合起來組成的巨型狼群,至少是20頭往上,她或許就得帶著檸檬暫避鋒芒了。

安瀾在心裏搖頭。

她站起身,開始追蹤狼群的足跡。

就這樣找了整整一周,她發現自己是在領地裏繞圈,闖入者簡直在跟她玩捉迷藏。

但狩獵仍然在不斷發生。

回程不久,安瀾就在東南補飼點附近找到了一頭梅花鹿的屍體,殘骸被撕得非常瑣碎,顯然是集體進食造成的;幾天後,她又在原本的巢穴附近找到了被撕碎的野豬,豬腿骨上還留有牙齒啃咬過的痕跡;又過了幾天,她在河邊的松軟土堆裏發現了一頭馬鹿留下的大角和骨頭。

這場追逐戰逐漸變成了一場耐心的比拼。

好在運氣之神總不會只眷顧其中一方,天上又飄起雪花的時候,安瀾總算在一處高地看到了底下奔跑而過的狼群。

隨即而來的是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好消息是這個狼群只有9名成員,而且其中6名看起來年紀尚淺,在狩獵時還需要長輩的教訓和指點,尚在她的能力範圍之內;但壞消息是安瀾根本找不到機會去和狼群發生打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