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狼崽八九周大的時候,狼群挑了個天氣好的日子把它們帶從狼穴帶出去,帶到幾個春夏獵場的交界處,定居生活就這麽終結了。

這是四只小狼第一次見識到外面的世界,一切事物都是那麽新鮮有趣,連兩只雷鳥打架都能看的津津有味、樂不思蜀,非得要長輩們連聲呼喚才會回過神來跟上大部隊。

交界其實是個模糊的概念,包含了很大一片活動區域。

如果今天狼群往北方去狩獵,臨時保姆就會把狼崽往北帶,跟在離狼群稍有些距離的安全地點,如果狼群往其他方向去狩獵同理。

沒錯,臨時保姆還沒撤崗。

雖說狼崽子們都長大了,能跑能跳,但離有能力自保還差得很遠,需要大狼們時時刻刻看護著,不能有絲毫懈怠。

前段時間棕耳朵在狩獵中不慎被北美野牛頂了一下,好在不是用牛角而是用腦袋頂到的,頂得也不算結實,沒什麽大傷,就是走路一瘸一拐,所以這段時間是它一直充當著這個角色。

後來因為小狼太活潑,它一個瘸腿男士實在追不上,阿爾法狼又把出去狩獵也是當吉祥物的膽小鬼留了下來,讓它們兩個一起照看。

這天也不例外。

狼群分成狩獵隊和幼兒園兩個小組,一組朝獵場前進,另一組則慢悠悠地跟著。

一周沒進食了,它們打算去獵物常出沒的地方碰碰運氣。

結果運氣還真就不錯。

走出沒多遠,狼群就在半山腰的樹林裏發現了一頭帶著幼崽的母駝鹿。

隨著狼崽食量不斷增加,狼群的壓力也與日俱增,駝鹿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動物,而它們的幼崽生下來就有十幾公斤重,如果能把母子倆都成功獵殺,接下來一周都不用擔心食物問題了。

阿爾法很快就決定要采取行動。

灰狼們分散開來,先是從上往下趕,然後兩相夾擊,不費吹灰之力地就將這頭母駝鹿從半山腰逼到了谷地裏。

帶著幼崽,它根本不敢跑得太快。

安瀾和同伴們以逸待勞,緊一程松一程地追逐著,時不時在獵物回身反撲時迅速散開,保持了相當的小心。

任何不留錯處的掠食者對獵物來說都是噩夢。

母駝鹿知道谷底對它來說是個糟糕的地形,要想逃出生天幾乎不可能,於是邊跑邊左顧右盼,尋找著任何一個可以利用的地形,最後鎖定了百米開外的一條溪流。

落基山脈北部即使在夏季氣溫也不高,河水冷得凍人,而且並不淺,但這個深度對成年駝鹿來說根本無所謂,它可以在裏面趟過來趟過去,對一個月大的幼崽來說倒是有點困難,但至少它的腦袋可以露在外面。

反正它本來也跑不快,只要削弱了追兵就是好事。

事實也的確如此。

攔截沒有成功,當母駝鹿踏入目的地時,所有灰狼的態度都從小心變成謹慎,它們沒有貿然跟進去,而是在河邊觀望,前爪試探地測著水流。

大家都知道踏進水流意味著速度上的極大削弱,一些深的地方可能還要遊泳,在行動不便時對上護崽的暴躁母駝鹿,可能會遭到嚴重打擊。

不過有一件事是可以做的。

寬耳、黑狼和安瀾作為相互熟悉的第一梯隊,這段時間來培養出了非同尋常的默契,三頭大狼幾乎是同時朝上遊奔跑,然後毫不猶豫地渡了河。

期間母駝鹿似乎有點想趟水過來攻擊的意思,但它畢竟不敢丟下幼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狼群在河兩岸形成了合圍,把速度競爭變成了耐性比拼。

隔著潺潺流水,雙方對峙著,劍拔弩張。

狼群不斷嘗試著入水,可在母駝鹿的瘋狂踢踩下,十次裏面有八次都無法成功,跑得慢的還險些受了傷;駝鹿幼崽也沒好到哪去,在冷水裏發著抖,反應也越來越遲鈍,再這樣下去寒冷可能會比尖牙利齒更早地奪去它的生命。

母駝鹿知道自己已經沒有選擇了。

一邊有四頭狼,一邊只有三頭狼,這是一道很簡單的算術題,它自己站得筆直,讓跌跌撞撞的幼崽躲在身下,朝著河岸遊去,這個姿態既可以防禦住在前面的狼,也可以給應對後面涉水而來的狼留出充分的反應時間。

安瀾就在等著這一步。

當駝鹿第一次想上岸時,她立刻逼身向前做了一次兇猛的跳撲,不求把成年駝鹿嚇住,只求把驚慌失措的小鹿逼得重新落回水中。

這個動作非常危險。

母駝鹿幾乎是她的兩倍多高,盡管不像公駝鹿那樣有著一對恐怖的大角,但它還有驚人的體重和強有力的四蹄,只要被碰到一下,遊戲可能就結束了。

好在同伴們領會到了她的意思。

寬耳和黑狼從兩側同時逼上來,不斷地咆哮、跳撲,恐嚇著處在失溫邊緣的駝鹿幼崽。趁此機會,其他四頭灰狼也找淺處迅速渡河,準備過來加入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