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認錯爹的第三天:(第2/2頁)

在外人看來,這一幕就是絮果面不改色,威武不屈,在眾目睽睽之下,脆生生地喊了一聲爹。

大庭廣眾,絮果的這一聲不高不低,卻效果斐然,在所有大人們腦中轟然炸開。他們努力控制著自己的表情,不想讓震驚表現太過,但又實在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詞來詮釋內心,只能屏息,任由死一樣的寂靜在全場遊走。

不管這小孩是認錯了人,還是在騙親,亦或者根本就是旁人故意安排來嘲諷連太監的,都無異於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說不定下一刻就要血濺當場。

馬上的連亭卻反而有些想要發笑,自東廠重開,他手握權柄,朝中人人自危,對他不是瑟瑟發抖、就是冷眼相對,如今難得遇到一個敢騙他的。是的,騙,連大人很篤定,因為絮果出現的時機太巧,昨天不苦才說了他命中要有一子,今天孩子就主動送上了門,這要不是不苦那傻逼安排的,他連亭就改回原名連!狗!剩!

連大人好整以暇,向前微微傾身,眯眼看著攔在馬前的小孩,似笑非笑道:“有趣,你說,你是雜家的種?”

其實稍微熟悉連亭一點的人,都能聽得出來,他特意強調了一句太監自稱的“雜家”,就已經是在給絮果台階。

只要絮果順勢說一句認錯了,他就會放他一馬。

沒什麽具體的理由,有可能單純是因為連亭那天心情好,也有可能只是眼前這小孩長得投了緣。總之,他委實沒必要跟著不苦那潑皮一起胡鬧。

偏偏絮果太小,對太監沒有概念,也不懂雜家的意思,只一門心思的認爹。其實他還是有一點害怕的,眼前的連大人好看是好看,卻不怒自威,氣勢驚人,又有現場其他人的烘托,讓絮果不由吞咽了一口口水。

就在他怯步前,他再一次想起了阿娘猶在耳邊的囑托,一遍又一遍,掰開了揉碎了,恨不能融進他的骨血裏。

她說:

“你爹人很好,只是我們不適合,所以分開了。”

“但他應該很愛你,每年都有寄錢與寫信。不過,不愛也沒有關系,我們絮哥這麽棒,可以自己愛自己的,對吧?”

“爹娘的身份都有些特殊,你此去京城必有波折,若出現意外,一定要在人多的地方認親……”若絮果獨自上門,有可能根本見不到他爹。

娘說的很多話,絮果其實都聽不懂,但他是個好孩子,阿娘說什麽,他就做什麽。

於是,絮果懵懵懂懂對著連亭再次點了點頭,莽莽撞撞地當街認了親。動作雖然緩慢,卻很堅定。

圍觀群眾裏不少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看絮果就像在看一具屍體。

絮果卻反而繼續認親的步驟,掏出了荷包中的信物:“這是信物。”

荷包套荷包,信物同樣是裝在一個荷包裏,不過這荷包是淺綠色的,還繡著一只小狗。絮果沒見過裏面的東西,只記得阿娘說:“把這個給你爹,他就什麽都明白了。”

然後,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啊。

絮果的記憶到此為止,他也不清楚後面具體發生了什麽,只記得好像是出了意外,有人高喊了句“狗賊,拿命來!”,然後就是鏘鳴的金屬碰撞之聲。場面一下子就亂了,尖叫聲,踩踏聲,他惶惶不安,不知道躲避,也不知道反應。只在潮水一般的人群擠過來前,傻乎乎地看向了他爹,就好像在看著唯一能救他的神。

連亭心想著,我憑什麽要救一個小騙子?

但手比腦子快,等他有意識時,絮果已經被他一個九天攬月,直接從地上救到了馬上。絮果也很配合地抱住了他爹的臂膀,像只小八爪魚,甩都甩不脫。還很自來熟的和爹的馬掠影表示:“駕!”

當時的情況混亂極了。連大人卻只有一個想法,這孩子怎麽養的?看上去瘦小,實則很有分量,沉甸甸,肉乎乎的,就像一個小暖爐。

作者有話說:

瞎扯淡小劇場:

連大人瞳孔震動:我是中蠱了嗎?

絮果自信叉腰:我就知道,我爹不可能不管我!

不苦大師:你竟然懷疑我會為了讓卦象成真,安排人來演戲?你這是對我職業最大的侮辱!

*傳度:道教儀範名詞,指奉道者正式入道的儀範。(解釋引自百度)簡單來說,就是收徒儀式。

*五行屬木,納支午火,這是子孫爻,風水渙:這句是我瞎湊的算卦名詞,請勿當真。

*內書堂:明朝真實存在過的內監讀書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