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認錯爹的第五十二天:(第2/3頁)

清流一派據理力爭,但問題是北疆王戰死在先,先帝駕崩在後啊。先帝要怎麽傳位給一個已死之人,再由對方傳給自己的兒子?總不能讓陛下像民間門派裏代祖師爺收徒那樣,代替自己的祖父景帝或者先帝封北疆王為皇帝吧?

“怎麽就不行呢?”

這樣一句輕飄飄的話,徹底點燃了戰火,讓本來只是你之乎、我者也的吵架,直接升級成了打群架。也不知道是誰先動的手,但很明顯雙方是把往日裏積壓的所有恩怨都算上了,新仇舊恨一起報,打得不可開交,沒有一個人還能繼續維持體面。

越打越上頭,什麽扯頭花、下陰腳,還有指甲沒來得及修剪正好拿來當劃傷人臉武器的。說真的,市井遊俠都比他們打的好看。

也幸好楊太後和小皇帝過去生長的環境都不算特別單純,一個幼時就見慣了村中閑漢在冬季農閑時喝酒惹事,一個則自小在父王的軍營中長大,不要說打架了,連貨真價實的戰場都見過。兩個人這才保持住了上位者該有的冷靜,在楊首輔被打了好幾下後,才叫來了宮中的侍衛對這場庭前鬥毆進來物理勸架。

在體格健碩、孔武有力的侍衛們,平等的撂倒了每一位弱不禁風的大人們後,小皇帝就二話不說站起來拂袖離場了。

“這裏是朝堂,不是各位大人家門口的菜市場!”

小皇帝在群臣趴伏著高喊“陛下息怒,臣等惶恐”的山呼海嘯中,非常震怒的離開了上朝的正殿。

但只有連亭的小徒弟知道,小皇帝一出去就眉開眼笑、神采飛揚的問他:“怎麽樣?朕演得不錯吧?”

“陛下真是既英明又神武。”

說真的,小皇帝對於楊黨這個追封他親爹為帝的想法,是很喜歡的。在父母的影響下,他知道楊黨不是什麽好東西,可他也很難不去想怪不得先帝會任用楊盡忠這等小人,當楊老頭想要巴結一個人的時候,那真是非常能豁得出去,而被他討好的人也確實能感到一種極致的舒服。

至少在這件事上,小皇帝看不到對自己不利的地方。他的父王母妃如果能被追封為先帝先後,那他的阿弟作為皇帝的兒子,自然就可以按照古禮,即刻上位為王。

就像當年他們的父王那樣。景帝駕崩,先帝不放心自己的兄弟,哪怕是一母同胞的親弟弟,也被他迫不及待一並趕去了封地。除了北疆王還能有點兵權,其他王爺在封地只有食邑,不能養兵,說白了就是衣食無憂的吉祥物。

先帝甚至不想讓諸王就藩,只想把他們像他的公主妹妹們一樣圈養在京中,必須仰他鼻息而活。

但當時因為有景帝的遺詔,又有群臣的極力反對,初登大寶、根基不穩的先帝,這才不得不遺憾作罷。不過,大概也是受到了登記之處這件事的影響,才讓小心眼的先帝堅定了一定要養一個他指哪打哪兒的門下狗的決心,楊盡忠就這樣脫穎而出。

先帝在死前也終於如願,成功削藩,並強制要求自己下一任的皇帝必須把王爺們都留在京城,無故不得外出。

小皇帝對此無可無不可,他阿弟本就年幼,現在又喜歡上了在京中讀書,最近每天都在太後的宮中鬧著要去國子學外舍。留在宮中正好。等長大了,阿弟若還是想回北疆領兵,他又不可能不同意。他真的想不到這件事裏能有什麽壞處。

連亭也深知小皇帝此時正在興頭上,他勸是勸不動的,無論他搬出怎麽樣的大道理都沒有用。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天上掉餡餅這樣的好事嗎?

連亭決定暫時靜觀其變。

也因此,忙碌了好長一段時間的連大人,終於再一次有了時間去外舍接兒子放學,正好看到打著來替連襟接犬子放學的名義、堂而皇之出現在外舍門口的廉大人。

他胖乎乎的臉上至今還留著早朝時的烏眼青,有些不怎麽好意思見人,遮遮掩掩的等在馬車上。可當外舍的大門一開,他還是撩開簾子,眼也不眨一下的張望了過去。只為能看一眼拿著小書袋從裏面出來的絮果,就像他夢裏曾無數次想象的那樣。

恍惚間,小小的少年郎,已經三五成群的和他們好朋友們一起跨過了國子學紅色的門欄。不知道是哪個小郎君說了什麽,所有人都一起哈哈大笑了起來,眼裏有光,滿是肆意。

無憂無慮的小郎君們揮手道別,朝著自家的馬車各自而去。

絮果也看到了自己的阿爹,他一下子就變得更加高興了,他眼裏再容不下任何人的朝著阿爹飛撲而去,迫不及待地分享起了自己快樂的一天。

“阿爹,阿爹,你知道嗎?我們今天外舍跑進來一只小狗哦,姜黃色的,但腦袋上有一個小黑點,犬子說應該叫它大將軍,因為它頭上的那個黑點和將軍盔上的菱星很像。可小葉子說全天下的野狗都叫嘬嘬嘬。然後呢,他一叫,嘬嘬嘬就真的過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