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認錯爹的第一百三十二天:(第3/3頁)

先出海,再輾轉回到北疆。年娘子出了老家江左以外,根基最深的地方。四大掌櫃,吳大娘子一直在刻意顯得與北疆不熟,又降低北疆的存在感,這本身其實就是矛盾的。

只是連亭一直沒怎麽深究,以為是生意場上的事情。

沒想到吳大娘子藏了個王炸。

“所以,不管你腦補了什麽,我過去的生活都沒有那麽驚險刺激。我在北疆過的也比在江左不知道好了多少。”絮果是什麽待遇,周吳鵲起就是什麽待遇。因為只有這樣的真實痕跡,才能讓楊盡忠相信這就是年娘子的兒子。

“可是……”絮果還想在說什麽。

周吳鵲起已經打斷了他:“我來找你,也不是為了說這些。”

他和吳大娘子瞞著絮萬千一拍即合,在絮萬千為兒子的上京做著準備的同時,他們也在悄悄做著他們的準備。如果絮萬千的身體沒有出現問題,她或許能發現吳大娘子背著她做的手腳並及時阻止,可惜,絮萬千當時已經都沒有辦法下地了。

吳大娘子也是演戲演全套,明明那麽擔心絮萬千,也好長一段時間假裝生氣而沒有去看她,讓她相信了她是真的沒有辦法了。

吳大娘子過去能騙過絮萬千的概率差不多就是一半的一半,再有了這層原因,才讓命運終於選擇了她。

而絮萬千在生命的最後,一直在思考她能留給兒子什麽。也盡可能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絮果,其中之一就是一封需要等絮果長大之後、能夠更好的理解這個世界了,再交給他的信。本來是應該裝在空間裏以防萬一的,但當時絮萬千還不確定她離開之後,兒子能不能繼續使用空間,信就暫時和其他東西放在了外面。

絮萬千當時想的是,絮果到時候一並收起來就行。她並沒有刻意去提醒絮果有這封信的存在,只是告訴了聞來翡,將來要提醒絮果。

當時周吳鵲起也在絮家,無意中聽見了這件事。

“所以,你是來提醒我,阿娘給我留了信?”

周吳鵲起點了點頭:“我怕翠花姐姐忘記了。”雖然不太可能,但這件事還是一直壓在他的心頭,沉甸甸的,裝了好多年,他覺得絮果一定會想要知道他阿娘最後都和他說了什麽的。

其實捎個口信也能說清楚,但周吳鵲起還是親自來了。

因為……

他也想趁機見見他的好朋友呀。

“幸好你來了!”絮果雙眼明亮,開心的指了指周吳鵲起手上的長命鎖,這種沒有誤會,把一切都說開的感覺,他可太喜歡了,“這樣我才能物歸原主啊。”

作者有話說:

*斫鲙(zhuo kuai):說白了就是片生魚片。唐代就已經存在的一種片魚技巧。

明天就是最後一章啦,絮果回到他的老家江左再看阿娘的信。

六歲寫了六十章。九歲寫了三十多章。十六歲寫了二十幾章。十八歲寫了十幾章。二十歲只寫最後一章。

這是在寫大綱的時候就決定好的——歲數越大,章節越少。因為我在開文前看了一個理論,大意是說,人越長大,時間過得越快。

因為時間的相對占比不同。好比,對於六歲的絮果來說,他上京的第一年是那樣的漫長,因為那一年相等於他當時年齡的六分之一。九歲,則是九分之一。以此類推,二十歲的一年就只剩下了二十分之一。

所以,我構思時就在想,可不可以試著用這種章節不斷縮短的方式,來帶著大家一起體會絮果在成長過程中對每一年時間的認知變化。

上京的路上,絮果是擔驚受怕的,懵懂的,甚至最後是一個人孤獨的進入了對於他來說全然陌生的世界。

而在回鄉的路上,絮果有阿爹,有朋友,有他想攜手一輩子的人,他終於長大了,可以讓阿娘安心啦。

我很希望我把我最初構思時的想法全都在文裏清晰的表達了出來,又怕我筆力有限,並沒有寫清楚,只能在作話裏再畫蛇添足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