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在下長陽居士

得益於網絡發達。

錢宸偶爾也會在網上瀏覽一些書法作品。

這屬於興趣愛好。

就像有的人喜歡看小說,有的人喜歡看小電影。

清順治元年,南明福王政權以董其昌書畫成就與元人趙孟頫相類,授予董其昌與趙孟頫相同的謚號“文敏”。

因此,後人也把他稱作“董文敏”

不過,董其昌雖處於趙孟頫、文徵明書法盛行的時代,但他的書法並沒有一味受這兩位書法大師的左右。他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

錢宸模仿他的字,很難談得上得心應手。

所以,一開始寫出來的這篇,就不太能夠跟得上他的實際水平。

他非常不滿意。

烏茲牛和吳啟都能對比出來。

烏茲牛當場就表示:

“不一定非要一模一樣,咱們是拍電影,不是考古,寫你擅長的就行。”

錢宸想想也是。

於是就打算揉碎這張,重寫一張。

“別啊,手下留情!”

烏茲牛手疾眼快,立刻就上去把錢宸寫好的這副給收了起來。

幸好幸好。

一個書法家的成長,不管什麽時期的作品,都有收藏價值。

吳啟都看呆了。

這書法有這麽好?

他對書法的研究不如烏茲牛。

不過,和醫生這個職業類似,書法家也給人一種越來越精深的感覺。

所以他始終還是低估了錢宸。

“錢宸,這副字,你不蓋個章嗎?”

拿過來欣賞一番,烏茲牛總覺得缺了點啥。

這才想起來空白如也,連個印章都沒留下。

他之前得到的字也是如此。

錢宸恍然。

倒是疏忽了。

不過,他現在窮的一批,一天到晚為了保級廝殺。

哪裏顧得上這些。

當下只能說道:“我現在沒有印章啊,家裏管的嚴,書法沒有大成之前,不允許隨便蓋章。”

他穿越之前,有十多方印章。

有自己刻的,也有同時代名家篆刻。

印章一般分為三種。

一種是姓名印,含字號、齋館、籍貫、年齡等內容。

比如趙孟頫的“趙氏子昂”“松雪道人”“水精宮道人”。

錢宸的幹爹馮保就簡單的刻了個“馮保印”。

另外還有閑文印,比如“青藤門下走狗”。

還有鑒藏印,這個乾隆比較熟,任何東西他都要蓋個戳。

妃子的屁古可能都不放過。

簡直就是災難。

錢宸最常用的私印是“長陽居士”。

非常風雅。

和大雕居士沒什麽差別。

“怎麽會呢,我覺得你這書法,絕對已經登堂入室,如果還不算大成,那其他書法家都沒法活了。”

烏茲牛極力慫恿錢宸給他蓋戳。

但他說的話倒也不是違心之言。

不管錢宸書法能在他收藏的作品中排到第幾,都是他生平最喜歡的風格。

“回頭我弄個印,給你蓋上。”

錢宸不想找人幫忙篆刻私印,他打算回頭買工具自己刻。

反正《柳如是》這邊片酬一次性的就給了四萬塊。

他可以緩口氣,自己刻個章也費不了多少時間。

烏茲牛自然是大喜過望。

“弄印的材料我幫你找,晚上就讓人給送過來。”

他也不離開。

就守在邊上,死死的盯著錢宸寫字。

如果有的時候,錢宸寫錯字了,寫廢了紙。

他也希望錢宸不要太監。

爛尾都行。

給他整成一副可收藏的作品,他就可以回去裝裱掛在儲藏室。

他家的別墅裏,專門有一個大房間,掛滿了字畫。

此時的衡店。

有一個人也在關注錢宸的書法。

那就是茗書閣的老板李冠奇。

他兒子的班主任從錢宸這裏二十塊錢一副,批發了四十份。

被他發現後,就展開了收購活動。

四十張書法,有兩幅是班主任自己留著的,班上三十八位學生每人得到一副。

李冠奇他兒子帶回一副。

外頭就流落了三十九張。

他本打算通過兒子班主任,把這些書法重新歸攏起來,卻被人家班主任拒絕了。

為人師表,送給學生的是淳淳祝福。

哪有收回來的道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底線,而李冠奇顯然還觸碰不到班主任的底線。

然後就只能通過他兒子去挨個的勸說。

嗯,用金錢勸說。

大部分的學生都不願意賣掉班主任送的禮物,但也有十來個見錢眼開。

只是,這個收購活動很快就翻車了。

有位同學發現,小李同學收別人的六百塊,收他的僅僅只花了三百。

這怎麽能忍。

就指責小李同學不夠朋友,看不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