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號稱睡半圈

走了一圈下來,發現棒棒的特效團隊又便宜又好用。

“我覺得可以給鍋內的特效團隊一個機會。”錢宸拉著想要馬上做決定的葉新偉。

“咱們八千萬的特效預算呢。”葉新偉說道。

言下之意,這麽多錢,為什麽要用鍋內特效團隊啊。

錢宸把他拽到角落,說道:“葉叔,你得考慮一下傳承啊。”

傳承這個詞,葉新偉熟。

應該說所有的香江電影人都很熟,因為他們幾乎不存在什麽傳承了。

影視圈幾乎就沒有什麽土生土長的香江年輕人。

“你的意思是找鍋內的特效團隊?”葉新偉反問,他覺得沒辦法理解,錢宸一門心思想要把這部電影做好,為此不惜身兼數職。

不可能在特效上拉胯啊。

“咱們可以這樣,招一個棒棒頂尖團隊,一個好萊塢頂尖團隊,然後招兩個國內的特效團隊,四個團隊一起合作。”

“事情沒那麽簡單,”葉新偉嘆道:“你能想到的,大家都能想到。”

緊接著,他就說了一些關於特效方面的問題。

首先,水平上自然是存在差距,而且差距巨大。

其次,國內的特效團隊也並不就更敬業。

你帶著情懷請他們,希望給他們機會,希望他們能在學到東西的同時做好你的電影,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

但他們往往並不買賬。

該敷衍的時候,他們比歪果仁更會偷奸耍滑。

往往是你花了錢,他們照樣給你呈現五毛不到的特效。

然後,真正的好萊塢大片,成本都好幾億美刀。

而咱們,連上千萬美刀都要炒一下大制作,一千萬美刀請不到特效大廠的核心團隊。

想著從他們身上學到最先進的技術,可他們也不代表最先進的技術。

最後就是同行相忌。

如果你的劇組裏一天到晚勾心鬥角,反而會影響到你的電影拍攝。

情懷不能當飯吃。

錢宸對此也不是沒有辦法啊,他不假思索的說道:“這也簡單,咱們拿五千萬出來請四個團隊,足夠能請得到,然後拿三千萬當做獎金大禮包,誰做的好就給誰,做的不好的就拿不到額外禮包。”

葉新偉覺得可以試試。

於是兩人就把選中的四家特效團隊集中到了一起。

展廳這邊有不少這樣商談的會客室。

這邊葉新偉把情況一說,好萊塢的團隊立刻要退出。

“再去喊一個。”葉新偉對錢宸說。

那個叫保羅的洋人頓時就邁不開腿了,霧草,都不挽留一下的嗎?

他攔住錢宸,叫道:“OK,OK,我們接受。”

四家團隊,就算共分五千萬,這也是超級大單子,而他們實力最強,鐵定賺的更多。

這些年,特效電影確實賺錢。

可特效電影賺錢,和他們這些特效團隊半毛錢的關系都沒有。

創立於1987年,曾經參與制作145部電影的Rhythm&Hues(R&H)數字工作室。

如果不是前不久接到了華人導演李諳的單子,現在估計都要宣布倒閉了。

保羅的團隊也沒好到那裏去。

好萊塢那邊競爭激烈,已經沒有他們這種二流特效公司的生存空間。

眼瞅著工資都快開不出來了。

減薪,裁人,要求大家瘋狂加班卻不給加班費。

境況越來越差。

這已經是他今年第四次飛華夏,大半的時間都泡在這邊尋找機會。

錢宸他們拿出的是五千萬的大單子。

還有三千萬的獎金包。

這在好萊塢都不是小生意了。

他又怎麽可能真的不眼饞,打死他,他都不會從這個房間裏走出去。

打不死的話,他們就幹活。

“也不怕和各位明說,我們要組建的是一個配合默契的跨鍋特效團夥。”錢宸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有錢的是大爺。

您說的都對。

雖然好萊塢的保羅和棒棒樸道思,都知道這比在鬼扯,但他們都很配合的鼓了掌。

“我不騙你們,你們知道《龍門花甲》吧?”

保羅立刻點頭:“知道知道,我去競爭了,但是沒選上。”

他倒是坦誠。

徐恪請了《阿凡達》的3D視效團隊和《2012》的特效設計專家,從米果、新家皮到棒棒、香江和內地多達11家特效公司。

總花費大概在五千萬。

之所以能請這麽多,是因為他們請的都不是全部的團隊。

十一家特效公司的選出來的總人數也就百十號人。

錢宸他們選的這四家,保羅的團隊有三十多人,樸道思的團隊有二十六個人,而內地的兩個團隊人數加一起,正式的特效師也有五六十人。

之所以不學徐恪。

那是因為錢宸他們學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