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騎馬上下班

“我帶你看看咱們建造的這個拍攝基地吧!”李圓圓表面上很熱情和氣,但內心卻在吐槽錢宸。

吐槽錢宸變胖了。

有沒有一點明星的樣子啊,你丫的都快胖成球了。

當然,這是內心有偏見的毀謗。

錢宸為了《激戰》,從暹羅回來之後一直都在增重增肌。

如果說年初的時候,他的氣質更偏向於文弱學生——為了《大逃荒》幾乎骨瘦如柴,肯定文弱——那麽現在他就更偏向於陽剛軍人。

導演李圓圓但凡是別那麽痛恨錢宸,都會認為這樣的想象更貼合電影。

更是遠遠沒到變成球的地步。

“那真要麻煩導演了,這裏的景色真的很美,希望咱們都能有一個愉快的拍攝體驗。”錢宸也很給面子。

帶著兩個助理,和李圓圓一起走遍了這個由劇組搭起來的景。

其實,早在《不問南北》電影之前,就有多部影片來到尋甸北大營草原取景了。

最知名的是根據小說《周漁的喊叫》改編而成的電影《周漁的火車》,是由鞏皇、梁子輝和孫紫電主演的,當年也曾在尋甸北大營草原取過景。

還有老趙主演的《落葉歸根》。

電影中,老趙背負著好友的屍體,一路艱難的行走。選擇北大營草場,體現了導演張揚骨子裏的詩意。在死亡的重負前行面前,用綠色的梯田、廣袤的紅土、綿延的公路,削減了悲涼的氣氛,從而呈現出一種透徹與祥和的氛圍。

那真是一部非常非常不錯的片子。

老趙不止是小品出色,其實演電影方面也非常有水平。

原本空曠的草原上,現在已經搭起了民房、校舍、訓練場。

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那些個飛機,巨大的C-6運輸機、還有一些虎嘴戰鬥機,看起來並不像是紙糊的。

“這東西哪兒來的啊?”

即便有水木當後台,李圓圓應該也沒這種能量搞到古董戰機。

“從外地把這些材料運過來,在草場上一點點組裝起來的,費了挺大的勁。”李圓圓有些得意。

這部電影,已經成了她的心血。

盡管被錢宸這樣的世家弟子強行幹涉,各種篡改,但她是不會擺爛的。

“挺好的,校舍蓋的也不錯,等電影拍完了,可以當做牧民的落腳點。”錢宸對此大家贊賞,他沒有看錯人。

真是精益求精啊。

李圓圓確實是很適合的導演。

她既是導演也是編劇,換誰都沒辦法取代她。

除非換一部電影當水木獻禮片。

“其實,當年的真相是什麽,你也不知道,為什麽非得那麽較真呢?至少對於陳奶德,主流的觀念都是贊賞的,不是嘛?”看著助理和工作人員去欣賞飛機,李圓圓在這樣廣闊的草原上,終於又忍不住的問了一次。

“這是水木的獻禮片,不是米鍋的,那一年,華夏的外儲不超過一點六億叨樂,而這一年,為了養飛虎隊和買飛機,就花了20%的儲備……”錢宸也不是沒做功課。

陳奶德當時每月能領到不低於一千叨樂的工資,還給他提供斯蒂龐克牌的汽車,私人飛機。

而飛虎隊的普通成員每月能得到600叨樂月薪,小隊長月薪650叨樂,中隊長月薪700叨樂,每擊落一架霓虹機,還有500叨樂獎金。

當然,擊落拿酬勞這個再貴也是值得。

橫向比較,當時米鍋最頂級的王牌飛行員月薪也不超過200叨樂,算上獎金等其他額外收入,也不超過350叨樂。

“難道戰功是假的嗎?”這些資料,李圓圓當然也知道。

只是她不覺得這些重要罷了。

難不成你還讓人家這些支援者喝西北風啊。

想想往外賠了多少錢,如果能用這些錢……

“戰功是真的,只是出發點是假的……”錢宸搖頭。

說句不好聽的話,飛虎們之所以來這邊,並非出於什麽“鍋際主義精神”,或者對咱們有著深厚感情。

他們就是拿錢辦事,到東方淘金的雇傭軍。

而且軍記也不太好的那種。

生活物資極度奢侈也就算了,還有一堆傭人,至於走絲、擾民,甚至強健……

既然如此,你就不應該無止境的美化。

因為感恩是有層次的。

而讓步也是有底線的,這個對過去的人很重要,對現在的人也很重要,對未來的人更重要。

在對外的時候,如果你懷著感恩的“卑微”心理,那真就是被隨便欺負了。

米鍋現在的文化宣傳正是在加深這種印象,各種美化他們的外部行為,讓人們覺得他們很酷,很熱血,很感人……

恩情要記住,仇恨也不能忘記。

“好吧,我說了這麽多,無意於和你辯論什麽,”錢宸笑笑,說道:“如果非要分一下派別,那我們明顯就是族民主者義。”